Loading...

网络初创企业的未来

Original

2007 年 10 月

(本文源自 2007 年 10 月 FOWA 的一次主题演讲。)

现在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正在发生。创业公司正在经历与技术在变得更便宜时所经历的同样的转变。

这是我们在技术领域反复看到的模式。最初,有些设备非常昂贵,产量很少。然后有人发现了如何以低成本制造它们;更多的设备被制造出来;结果,它们可以以新的方式使用。

计算机就是一个常见的例子。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计算机是又大又贵的机器,一次只能生产一台。现在它们已经成为一种商品。现在我们可以把计算机植入任何东西中。

这种模式由来已久。经济史上的大多数转折点都是这种模式的例子。19 世纪 50 年代的钢铁业和 18 世纪 80 年代的权力业都曾出现过这种模式。13 世纪的布料制造业也曾出现过这种模式,它创造了后来带来文艺复兴的财富。农业本身就是这种模式的一个例子。

现在,这种模式不仅在初创公司中出现,也在初创公司出现。创办网络初创公司的成本如此之低,以至于会有更多的初创公司成立。如果这种模式成立,那将带来巨大的变化。

1. 大量初创企业

因此,我对网络创业公司未来的第一个预测非常简单:将会有很多这样的公司。当创办一家创业公司的成本很高时,你必须获得投资者的许可。现在唯一的门槛就是勇气。

随着人们看到其他人勇敢尝试并成功生存,这个门槛也变得越来越低。在我们资助的上一批创业公司中,有几位创始人表示,他们之前也想过申请,但不确定,最后还是得到了工作。直到听说朋友这样做后,他们才决定自己尝试一下。

创业很难,但朝九晚五的工作也很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困难更难。在创业公司,你会有很多烦恼,但你不会像在大公司那样觉得生活过得飞快。此外,在创业公司,你可以赚更多的钱。

随着初创企业取得成功的消息传开,这个数字可能会增长到现在看来令人惊讶的程度。

我们现在认为在公司工作是常态,但这不过是历史的薄薄一层幌子。就在两三代人之前,如今所谓的工业化国家的大多数人都靠务农为生。因此,尽管提出大量人将改变谋生方式似乎令人惊讶,但如果他们没有改变,那就更令人惊讶了。

2.标准化

当技术使某样东西的价格大幅下降时,标准化总是会随之而来。当你大批量生产时,你往往会将不需要改变的一切都标准化。

Y Combinator 目前只有 4 名员工,因此我们尝试将一切标准化。我们可以雇佣员工,但我们希望被迫想办法扩大投资规模。

我们经常告诉初创公司快速发布一个最小版本,然后让用户的需求决定下一步该做什么。本质上,让市场来设计产品。我们自己也做过同样的事情。我们认为我们正在开发的用于处理大量初创公司的技术就像软件一样。有时它确实是软件,比如Hacker News和我们的应用系统。

我们一直致力于标准化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投资条款。到目前为止,投资条款都是单独协商的。这对创始人来说是一个问题,因为它会使筹集资金的时间更长,律师费也更高。因此,除了对我们所做的每笔交易使用相同的文书外,我们还委托了通用的天使文件,我们资助的所有初创公司都可以在未来几轮融资中使用。

一些投资者仍会希望自己制定交易条款。在可预见的未来,A 轮融资(筹集一百万美元或更多资金)将是定制交易。但我认为天使轮融资将开始主要采用标准化协议。无论如何,想要在协议中插入一堆复杂条款的天使可能不是你想要的。

3. 收购的新态度

我发现另一个开始标准化的事物是收购。随着初创公司数量的增加,大公司将开始制定标准化程序,使收购变得和雇佣员工一样简单。

谷歌是这方面的领导者,在很多技术领域也是如此。他们收购了许多初创公司——比大多数人意识到的还要多,因为他们只宣布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作为谷歌,他们正在研究如何高效地做到这一点。

他们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收购。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收购仍然带有一些不足之处。公司这样做是因为他们不得不这样做,但通常他们有一种不该这样做的感觉——他们自己的程序员应该能够构建他们需要的一切。

谷歌的例子应该可以让世界其他国家打消这种想法。谷歌拥有迄今为止所有上市科技公司中最优秀的程序员。如果他们在收购方面没有问题,那么其他公司应该更不会有问题。无论谷歌收购多少家公司,微软都应该收购十倍之多。

谷歌不介意收购的一个原因是,他们直接了解通过收购可以获得的人才的质量。拉里和谢尔盖在搜索引擎上四处兜售他们的想法,却没有人接受,之后才创办了谷歌。他们曾是来这家大公司的访客,所以他们知道谁可能坐在他们对面的会议桌上。

4. 可能采取风险更高的策略

风险总是与回报成正比的。获得真正丰厚回报的方法是做一些看似疯狂的事情,比如在 1998 年创办一家新的搜索引擎,或者拒绝 10 亿美元的收购要约。

这一直是风险投资领域的一个问题。创始人和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不同。投资者知道风险平均与回报成正比,因此喜欢冒险的策略,而创始人没有足够大的样本量来关心平均水平,因此往往更为保守。

如果创业很容易,这种冲突就会消失,因为创始人可以在更年轻的时候开始创业,那时承担更多风险是合理的,而且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可以创办更多家创业公司。当创始人可以创办很多家创业公司时,他们就可以开始以与投资者相同的投资组合优化方式看待世界。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总量可以更大,因为策略可以更具风险。

5. 创始人更年轻、更书呆子

如果创业公司成为廉价商品,那么将有更多的人能够拥有它们,就像微处理器使电脑变得便宜后,更多的人可以拥有电脑一样。尤其是,比以前更年轻、技术更精湛的创始人将能够创办创业公司。

以前创业成本很高的时候,你必须说服投资者让你创业。而这需要的技能与实际创业完全不同。如果投资者是完美的判断者,那么两者需要的技能完全相同。但不幸的是,大多数投资者的判断能力都很差。我之所以知道这一点,是因为我亲眼目睹了筹集资金需要付出的巨大努力,而一个行业所需的销售量总是与买家的判断成反比。

幸运的是,如果创业成本降低,还有另一种方法可以说服投资者。你不必带着商业计划去找风险投资家,并试图说服他们资助,你可以用我们或你叔叔提供的几万美元种子资金推出一款产品,然后带着一家运营良好的公司而不是计划去找他们。然后,你不必表现得圆滑而自信,只需向他们推荐 Alexa 即可。

这种说服投资者的方式更适合黑客,他们进入科技领域的部分原因往往是对其他领域所需的虚假程度感到不舒服。

6. 创业中心将继续存在

看起来,如果创业成本降低,硅谷等创业中心将不复存在。如果创业只需要租金,那么你应该可以在任何地方创业。

这种说法既对又错。现在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创业,这是事实。但创业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启动它。你必须让它成功。而这更有可能发生在创业中心。

我对这个问题想了很多,在我看来,网络创业公司越来越便宜,这反而会提升创业中心的重要性。创业中心的价值,就像任何类型的企业中心一样,在于一种非常老套的方式:面对面的会议。在不久的将来,没有任何技术可以取代走在大学大道上遇到一个朋友,他会告诉你如何修复困扰你整个周末的错误,或者去街上拜访朋友的创业公司,最后与他们的一位投资者交谈。

是否要进入创业中心的问题就像是否要接受外部投资的问题一样。问题不在于你是否需要它,而在于它是否会带来任何优势。因为任何带来优势的事情,如果你的竞争对手做而你不做,就会让他们比你更有优势。所以如果你听到有人说“我们不需要进入硅谷”,那么使用“需要”这个词就表明他们甚至没有正确思考这个问题。

尽管创业中心的吸引力一如既往,但创业成本越来越低,这意味着它们吸引的粒子越来越小。现在,创业公司可能只需要一对 22 岁的年轻人。这样的公司比拥有 10 名员工、其中一半有孩子的公司更容易发展。

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一点,是因为我们曾让 Y Combinator 的人们搬家,而且这似乎不是什么问题。能够面对面共事三个月的好处超过了搬家带来的不便。问问所有这样做过的人。

种子阶段初创企业的流动性意味着种子融资是一项全国性业务。我们收到的最常见的电子邮件之一是人们询问我们是否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一个 Y Combinator 的本地克隆。但这根本行不通。种子融资不是区域性的,就像大型研究型大学不是区域性的一样。

种子基金不仅是国内的,而且是国际的吗?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有迹象表明可能是这样。我们不断有来自美国以外的创始人,他们往往表现得特别好,因为他们都是决心要成功的人,他们愿意搬到另一个国家去实现这一目标。

初创公司的移动性越强,建立新硅谷就越困难。如果初创公司移动性强,那么当地最优秀的人才就会去真正的硅谷,而他们在当地招聘的人才将是那些没有精力搬家的人。

顺便说一句,这不是一个民族主义的想法。竞争的是城市,而不是国家。亚特兰大和慕尼黑一样糟糕。

7. 需要更好的判断

如果初创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加,那么负责评判这些企业的人就必须做得更好。我特别想到的是投资者和收购者。我们现在每年收到大约 1000 份申请。如果我们收到 10,000 份申请,我们该怎么办?

这实际上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想法。但我们会找到某种答案。我们必须这样做。这可能涉及编写一些软件,但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

收购方也必须更善于挑选赢家。他们通常比投资者做得更好,因为他们选择得更晚,因为那时有更多业绩需要衡量。但即使是最先进的收购方,确定要收购的公司也是非常临时的,完成收购往往涉及大量不必要的摩擦。

我认为收购方最终可能会有首席收购官,他们既会发现好的收购机会,又会促成交易。目前这两个职能是分开的。有前途的新创业公司往往是由开发者发现的。如果有足够强大的人想收购它们,交易就会交给公司开发人员去谈判。如果将两者合并为一个团队,由具有技术背景并对他们想要实现的目标有一定愿景的人领导,那就更好了。也许在未来,大公司将同时拥有负责内部开发技术的工程副总裁和负责从外部引进技术的首席行政官。

目前,大公司中还没有人因为以 2 亿美元收购一家初创公司而陷入困境,而他们原本可以以 2,000 万美元的价格收购这家初创公司。应该有人因此陷入困境。

8. 大学将会改变

如果最优秀的黑客在大学毕业后创办自己的公司而不是找工作,那么大学里的情况就会发生改变。大多数改变都会变得更好。我认为大学经历被扭曲了,因为人们认为毕业后会受到潜在雇主的评判。

其中一个变化是“大学毕业后”的含义,即从大学毕业变为离开大学。如果你要创办自己的公司,为什么需要学位?我们不鼓励人们在大学期间创业,但最好的创始人肯定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我们资助的一些最成功的公司都是由本科生创办的。

我成长的时代,大学学位似乎真的很重要,所以我很担心会说出这样的话,但学位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参加完最后一次考试后,没有什么会神奇地改变。学位的重要性完全是由于大型组织的行政需要。这些肯定会影响你的生活——没有本科学位,很难进入研究生院,也很难在美国获得工作签证——但像这样的考试将越来越不重要。

除了学生是否获得学位不再那么重要之外,他们上哪所大学也开始变得不那么重要。在创业公司,用户会评判你,他们不在乎你上哪所大学。因此,在创业公司的世界里,精英大学将不再扮演守门人的角色。在美国,富裕父母的孩子如何轻易地在大学录取中作弊,这是一个全国性的丑闻。但这个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的方式可能不是改革大学,而是绕过它们。我们科技界人士已经习惯了这种解决方案:你不是打败现任者,而是重新定义问题,让他们变得无关紧要。

大学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品牌,甚至不在于课程,而在于你遇到的人。如果大学毕业后创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学生可能会开始尝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点。他们可能不会专注于在他们想去的公司实习,而是开始专注于与其他他们想成为联合创始人的学生一起工作。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会发生变化。学生将不再努力取得好成绩来给未来的雇主留下深刻印象,而是努力学习新东西。我们这里谈论的是一些相当重大的变化。

9. 竞争对手众多

如果创业变得更容易,竞争对手也会更容易。然而,这并没有抹杀成本降低的优势。你们并不是都在玩零和游戏。无论有多少家创业公司,成功的创业公司数量都是不确定的。

事实上,我认为成功的创业公司数量是没有上限的。创业公司的成功源于创造财富,而财富就是人们欲望的满足。而人们的欲望似乎是无限的,至少在短期内是如此。

创业公司数量的增加意味着你不能坐视不管。其他人也有你的想法,而且他们越来越有可能采取行动。

10. 更快的进步

至少对于科技消费者来说,这也有好的一面。如果人们立即付诸行动,而不是坐以待毙,科技就会发展得更快。

有些创新每次只发生在一家公司,比如间断平衡进化模型。有些想法极具威胁性,大公司甚至很难想到它们。看看微软在开发网络应用方面遇到的困难。它们就像电影中的一个角色,观众中的每个人都能看到一些糟糕的事情即将发生,但他们自己却看不到。如果新公司的速度加快,每次发生在一家公司的重大创新显然会更快发生。

但事实上,速度会翻倍。人们不会等待太久才付诸行动,而且这些想法将越来越多地在初创公司而不是大公司内部开发。这意味着每家公司的技术发展速度也会更快。

大公司并不是快速实现目标的好地方。我最近和一位创始人聊过,他的初创公司被一家大公司收购了。他是个严谨的人,所以他衡量了收购前后的生产力。他计算了代码行数,这可能是一个可疑的衡量标准,但在这种情况下却很有意义,因为这是同一群程序员。他发现,收购后他们的生产力只有原来的十三分之一。

收购他们的公司并不是特别愚蠢。我认为他衡量的主要是规模大的成本。我自己也经历过这种情况,他的数字听起来很正确。大公司有一些东西会耗尽你的精力。

想象一下,如果这些能量被利用起来,会有什么效果。世界上的黑客拥有巨大的潜力,大多数人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我们创办 Y Combinator 的主要原因:让黑客轻松创办自己的初创公司,从而释放所有这些能量。

一系列管道

目前,创业过程就像老房子里的管道。管道狭窄而曲折,每个接头都有泄漏。未来,这种混乱局面将逐渐被一条巨大的管道所取代。水仍然需要从 A 流到 B,但会更快,而且不会有通过某个随机泄漏喷出的风险。

这将使很多事情变得更好。在这样一根又大又直的管道中,以绩效为衡量标准的力量将在整个系统中传播回去。绩效永远是最终的考验,但现在管道中存在如此多的缺陷,以至于大多数人大部分时间都与绩效隔绝。因此,你最终会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高中生认为他们需要取得好成绩才能进入名牌大学,大学生认为他们需要取得好成绩才能给雇主留下深刻印象,员工们把大部分时间浪费在政治斗争中,消费者无论如何都要购买,因为选择太少了。想象一下,如果这个序列变成了一根又大又直的管道。那么以绩效为衡量标准的影响将一路传播回高中,冲走现在人们衡量标准的所有随意性。这就是网络创业公司的未来。

感谢Brian Oberkirch 和 Simon Willison 邀请我演讲,感谢 Carson Systems 的全体员工让一切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