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2.0
Original2005 年 11 月
“Web 2.0” 有什么意义吗?直到最近我都认为它没有意义,但事实却更加复杂。最初,它是毫无意义的。现在它似乎有了意义。然而那些不喜欢这个词的人可能是对的,因为如果它的意思和我认为的一样,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它了。
我第一次听到“Web 2.0”这个词是在 2004 年的 Web 2.0 大会上。当时它的意思应该是“以网络为平台”,而我认为它指的是基于网络的应用程序。[ 1 ]
因此,今年夏天在一次会议上,当 Tim O'Reilly 主持了一场旨在找出“Web 2.0”定义的会议时,我感到很惊讶。它不是已经意味着使用网络作为平台了吗?如果它还没有含义,我们为什么需要这个短语呢?
起源
蒂姆说,“Web 2.0”这个词最早出现在“O'Reilly 和 Medialive International 之间的头脑风暴会议”中。Medialive International 是什么?根据他们的网站,它是“技术贸易展和会议的制作人”。所以想必这就是这次头脑风暴会议的主题。O'Reilly 想要组织一次关于网络的会议,他们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它。
我认为他们并没有刻意暗示会有新版本的网络。他们只是想表明网络再次变得重要。这是一种语义上的赤字支出:他们知道新事物即将到来,“2.0”指的是那些可能出现的东西。
他们说得对。新事物即将到来。但新的版本号在短期内带来了一些尴尬。在制定第一次会议的宣传过程中,一定有人决定最好尝试解释一下“2.0”指的是什么。不管它是什么意思,“网络作为平台”至少不会太过局限。
关于“Web 2.0”的故事(即网络作为平台)在第一次会议之后并没有持续多久。到了第二次会议,“Web 2.0”似乎意味着民主。至少,当人们在网上写到它时,它确实如此。会议本身似乎不太草根。费用为 2800 美元,所以唯一能负担得起的人是风险投资家和大公司的人士。
然而,奇怪的是,Ryan Singel 在*《连线新闻》*上发表的关于这次会议的文章提到了“一群极客”。当我的一个朋友问 Ryan 这件事时,他还是第一次听说。他说他最初写的是“一群 VC 和商业开发人员”,但后来缩短为“一群”,而这肯定是编辑们又将其扩展为“一群极客”。毕竟,Web 2.0 会议应该充满了极客,对吧?
嗯,不是。大约有 7 个人。就连蒂姆·奥莱利也穿着西装,这景象太奇怪了,我一开始无法理解。我看到他走过,对奥莱利的一位员工说:“那家伙看起来就像蒂姆。”
“哦,那是蒂姆。他买了一套西装。”我追上他,果然是。他解释说他刚在泰国买的。
2005 年的 Web 2.0 会议让我想起了泡沫时期的互联网贸易展,到处都是四处寻找下一个热门创业公司的风投。许多人决心不错过任何机会,这营造了同样奇怪的氛围。错过什么?他们不知道。无论会发生什么——无论 Web 2.0 是什么。
我不会仅仅因为风险投资商渴望再次投资就将其称为“泡沫 2.0”。互联网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泡沫的破灭和繁荣一样,都是过度反应。可以预料的是,一旦我们开始走出泡沫,这个领域就会出现很大的增长,就像大萧条前增长最快的行业一样。
这不会变成第二次泡沫的原因是 IPO 市场已经消失。风险投资者受退出策略驱动。他们在 90 年代末投资那些可笑的初创公司的原因是他们希望将它们卖给容易上当的散户投资者;他们希望一路笑着去银行。现在这条路已经关闭了。现在默认的退出策略是被收购,而收购者比 IPO 投资者更不容易出现非理性的狂热。最接近泡沫估值的是鲁珀特·默多克 (Rupert Murdoch) 以 5.8 亿美元收购 Myspace。这只差了 10 倍左右。
1. 阿贾克斯
“Web 2.0” 是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会议的名称了呢?我不愿意承认,但它已经开始有了意义。现在当人们说“Web 2.0”时,我多少能理解他们的意思。而我既鄙视这个短语,又理解它,这一事实最能证明它已经开始有了意义。
其含义之一当然是 Ajax,我仍然勉强忍受不加引号地使用它。基本上,“Ajax”的意思是“Javascript 现在可以使用了”。而这反过来意味着现在可以使基于 Web 的应用程序更像桌面应用程序。
当您读到这篇文章时,新一代软件正在编写中,以利用 Ajax。自微型计算机首次出现以来,还没有出现过如此大的新应用程序浪潮。甚至微软也看到了这一点,但他们除了泄露旨在给人留下他们掌握这一新趋势的印象的“内部”文件外,已经为时已晚。
事实上,新一代软件的开发速度太快了,微软甚至无法跟上,更不用说自己开发了。他们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抢在谷歌之前收购所有最好的 Ajax 初创公司。但这也很难,因为谷歌在收购微型初创公司方面已经领先了几年前在搜索领域的优势。毕竟,经典的 Ajax 应用程序谷歌地图就是他们 收购的一家初创公司的成果。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Web 2.0 会议的最初描述部分正确:基于 Web 的应用程序是 Web 2.0 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相信他们偶然说对了。Ajax 热潮直到 2005 年初才开始,当时 Google 地图出现,术语“Ajax”被创造出来。
2.民主
Web 2.0 的第二大要素是民主。现在我们有几个例子可以证明,业余爱好者可以超越专业人士,只要他们有合适的系统来引导他们的努力。维基百科可能是最著名的。专家们对维基百科的评价一般,但他们错过了关键的一点:它已经足够好了。而且它是免费的,这意味着人们确实会阅读它。在网络上,你需要付费阅读的文章可能根本不存在。即使你愿意自己付费阅读,你也不能链接到它们。他们不是谈话的一部分。
民主似乎取得胜利的另一个领域是决定什么算新闻。除了Reddit以外,我现在从来不看任何新闻网站。[ 2 ] 我知道如果有什么大事发生,或者有人写了一篇特别有趣的文章,它就会出现在那里。为什么要费心去查看任何特定报纸或杂志的头版?Reddit 就像整个网络的 RSS 提要,带有质量过滤器。类似的网站包括Digg和del.icio.us ,前者是一个技术新闻网站,其受欢迎程度正在迅速接近 Slashdot,后者是一个协作书签网络,引发了“标记”运动。尽管维基百科的主要吸引力在于它足够好而且免费,但这些网站表明选民比人类编辑做得好得多。
Web 2.0 民主最显著的例子不是思想的选择,而是思想的产生。一段时间以来,我注意到我在个人网站上读到的内容与我在报纸和杂志上读到的内容一样好,甚至更好。现在我有了独立的证据:Reddit 上的顶级链接通常是个人网站的链接,而不是杂志文章或新闻报道的链接。
我为杂志写稿的经历可以解释这一点。编辑。他们控制着你可以写的主题,而且他们通常可以重写你写的任何内容。结果是抑制极端。编辑产生了 95% 的写作效果——95% 的文章因此而得到改进,但 5% 的文章质量下降。5% 的时间你会遇到“一群书呆子”。
在网络上,人们可以发表任何他们想发表的东西。几乎所有这些作品都比不上印刷出版物中编辑们所限制的写作。但作家的数量非常非常多。如果数量足够多,那么缺乏限制就意味着最好的在线写作应该会超过最好的印刷作品。[ 3 ] 现在,网络已经发展出选择好作品的机制,网络胜过网络。选择胜过限制,原因与市场经济胜过中央计划经济相同。
这次,就连创业公司也不同了。他们之于泡沫时期的创业公司,就如同博客之于印刷媒体。在泡沫时期,创业公司是指一家由 MBA 领导的公司,该公司正挥霍数百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资金,以最字面意义上的“快速发展壮大”。现在,它意味着一个规模较小、更年轻、技术含量更高的团队,他们刚刚决定要做出一些伟大的事情。他们稍后会决定是否要筹集风险投资规模的资金,如果他们接受,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条件接受。
3. 不要虐待用户
我认为每个人都会同意民主和 Ajax 是“Web 2.0”的要素。我还看到了第三点:不要虐待用户。在泡沫时期,许多受欢迎的网站对用户非常专横。而且不只是以显而易见的方式,比如让他们注册,或者让他们接受烦人的广告。20 世纪 90 年代末,普通网站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虐待。许多最受欢迎的网站都充斥着显眼的品牌,导致加载速度缓慢,并向用户传达了这样的信息:这是我们的网站,不是你的。(有些笔记本电脑上的英特尔和微软贴纸就是一个物理模拟。)
我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网站感觉自己是在免费赠送东西,直到最近,一家免费赠送东西的公司可能对此相当专横。有时它达到了经济虐待的程度:网站所有者认为他们给用户带来的痛苦越多,他们得到的利益就越多。这种模式最戏剧性的残余可能是在 salon.com 上,在那里你可以读到一个故事的开头,但要想看到其余部分,你必须看完一部电影。
在 Y Combinator,我们建议我们资助的所有创业公司不要对用户颐指气使。永远不要让用户注册,除非你需要为他们存储一些东西。如果你确实让用户注册,永远不要让他们等待电子邮件中的确认链接;事实上,除非你出于某种原因需要,否则甚至不要询问他们的电子邮件地址。不要问他们任何不必要的问题。除非他们明确要求,否则永远不要给他们发送电子邮件。永远不要框住你链接到的页面,或在新窗口中打开它们。如果你有免费版和付费版,不要让免费版受到太多限制。如果你发现自己在问“我们应该允许用户做 x 吗?”,只要你不确定就回答“是”。宁可慷慨一点。
在《如何创办一家初创公司》中,我建议初创公司永远不要让任何人在他们之下飞翔,这意味着永远不要让任何其他公司提供更便宜、更简单的解决方案。另一种低调的方式是给予用户更多权力。让用户做他们想做的事。如果你不这样做,而竞争对手这样做了,你就有麻烦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iTunes 是 Web 2.0 的产物。你终于可以购买单曲,而不必购买整张专辑。唱片业讨厌这个想法,并尽可能地抵制它。但用户的需求显而易见,所以苹果公司选择了唱片公司。[ 4 ] 但实际上,将 iTunes 描述为 Web 1.5 可能更好。Web 2.0 应用于音乐可能意味着各个乐队免费赠送无 DRM 保护的歌曲。
善待用户的终极方式是免费提供竞争对手收费的东西。90 年代,很多人可能认为我们现在应该有某种可行的微支付系统。事实上,事情已经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最成功的网站是那些想出新方法免费提供东西的网站。Craigslist 在很大程度上摧毁了 90 年代的分类广告网站,而 OkCupid 似乎也会对上一代约会网站做同样的事情。
提供网页服务非常非常便宜。如果你能从每页浏览量中赚取哪怕是几分钱,你都可以获利。而且针对性广告的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如果十年后 eBay 被广告支持的 freeBay(或者更可能是 gBay)取代,我也不会感到惊讶。
听起来可能有点奇怪,但我们告诉创业公司,他们应该尽量少赚钱。如果你能想办法把一个价值 10 亿美元的产业变成价值 5000 万美元的产业,那就更好了,哪怕这 5000 万美元都归你所有。但事实上,让产品更便宜往往最终能带来更多利润,就像自动化往往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一样。
最终的目标是微软。如果有人通过提供微软 Office 的免费网络替代品来戳破这个气球,那将是多么大的打击啊。[ 5 ] 谁会来呢?谷歌?他们似乎在慢慢来。我怀疑这枚大头针将由几个 20 岁的黑客使用,他们太天真了,不会被这个想法吓倒。(这能有多难?)
共同点
Ajax、民主、不贬低用户。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这也是我如此不喜欢“Web 2.0”这个词的原因之一。它似乎被用作任何新事物的标签——它没有预测任何事情。
但有一个共同点。Web 2.0 意味着以应有的方式使用网络。我们现在看到的“趋势”只是网络的固有性质,它摆脱了泡沫时期强加给它的破碎模式。
当我读到对 Excite 联合创始人乔·克劳斯的采访时,我意识到了这一点。[ 6 ]
Excite 的商业模式从来都不正确。我们陷入了一个经典问题:当一种新媒体出现时,它会采用旧媒体的做法、内容和商业模式——这种做法失败了,然后人们才找到了更合适的模式。
在泡沫破灭后的几年里,似乎没有发生太多事情。但回想起来,有些事情正在发生:网络正在找到其自然的安宁角度。例如,民主成分——这不是创新,不是某人促成的事情。这是网络自然倾向于产生的东西。
同样,通过 Web 提供类似桌面的应用程序的想法也是如此。这个想法几乎和 Web 一样古老。但第一次出现时,Sun 采用了这个想法,于是我们就有了 Java 小程序。Java 后来被重新设计为 C++ 的通用替代品,但在 1996 年,Java 代表了一种新的软件模型。你可以运行从服务器提供的 Java“小程序”,而不是桌面应用程序。
该计划最终不堪重负而失败。微软帮助扼杀了该计划,但无论如何它都会失败。黑客们对此并不感兴趣。当你发现公关公司宣传某个东西是下一个开发平台时,你可以肯定它不是。如果是,你不需要公关公司告诉你,因为黑客们早就在它上面写东西了,就像Busmonster等网站在谷歌打算将其作为平台之前就使用谷歌地图作为平台一样。
数以千计的黑客自发开始在 Ajax 上构建程序,这证明 Ajax 是下一个热门平台。Mikey 很喜欢它。
Web 2.0 的三个组成部分还有一个共同点。这里有一个线索。假设你向投资者提出了以下关于 Web 2.0 创业的想法:
del.icio.us 和 flickr 等网站允许用户使用描述性标记“标记”内容。但是,它们还忽略了大量隐式标记来源:网络链接中的文本。此外,这些链接代表了连接创建页面的个人和组织的社交网络,通过使用图论,我们可以从这个网络中计算出每个成员的声誉估计值。我们计划在网络上挖掘这些隐式标记,并将它们与它们所体现的声誉层次结构一起使用,以增强网络搜索。
您认为他们平均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意识到这是对 Google 的描述?
Google 是 Web 2.0 的所有三个组成部分的先驱:他们的核心业务用 Web 2.0 的术语来描述时听起来非常时髦,“不虐待用户”是“不作恶”的一个子集,当然,Google 还用 Google 地图引发了整个 Ajax 热潮。
Web 2.0 意味着以网络本来的用途来使用,而谷歌正是这么做的。这就是他们的秘诀。他们顺风而行,而不是像印刷媒体那样坐以待毙,祈祷出现商业模式,或者像微软和唱片公司那样通过起诉客户来逆风而行。[ 7 ]
Google 不会强迫事情按照他们的方式发生。他们试图弄清楚会发生什么,并安排在事情发生时做好准备。这是处理技术的方式——而且随着业务包含越来越多的技术成分,这也是开展业务的正确方式。
Google 是一家“Web 2.0”公司,这一事实表明,尽管这个词很有意义,但它也相当虚假。它就像“对抗疗法”这个词一样。它只是意味着做正确的事,如果你有一个专门的词来形容它,那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笔记
[ 1 ] 摘自 2004 年 6 月的会议网站:“虽然第一次网络浪潮与浏览器紧密相关,但第二次网络浪潮将应用程序扩展到整个网络,并带来了新一代的服务和商业机会。” 如果这句话有任何意义的话,它似乎与基于网络的应用程序有关。
[ 2 ] 披露:Reddit 由Y Combinator资助。尽管我最初是出于对主队的忠诚而使用它,但我现在已经对它上瘾了。顺便说一句,我也是 !MSFT 的投资者,今年早些时候我卖掉了我所有的股份。
[ 3 ] 我并不反对编辑。我花在编辑上的时间比写作上的时间多,而且我有一群挑剔的朋友,他们几乎校对我写的所有东西。我讨厌的是事后由别人编辑。
[ 4 ] 显而易见,这只是轻描淡写。在苹果最终将门移开之前,用户们已经从窗户爬进来很多年了。
[ 5 ] 提示:创建基于 Web 的 Office 替代方案的方法可能不是自己编写每个组件,而是为基于 Web 的应用程序建立一个协议,以共享分布在多台服务器上的虚拟主目录。或者也可以自己编写所有内容。
[ 6 ] 摘自杰西卡·利文斯顿的《创始人在工作》 。
[ 7 ] 微软并没有直接起诉他们的客户,但是他们似乎尽了一切努力帮助 SCO 起诉他们。
感谢Trevor Blackwell、Sarah Harlin、Jessica Livingston、Peter Norvig、Aaron Swartz 和 Jeff Weiner 阅读本文草稿,并感谢 O'Reilly 和 Adaptive Path 的小伙伴们回答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