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骚扰者
Original2008年2月
最近,一位黑客新闻网用户发表了一条评论,让我思考了很多:
黑客文化中有一些地方一直让我感到不太舒服 - 就是那种恶劣的态度。...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人们要这样网络骚扰。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一直在思考网络骚扰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古老的问题,和论坛一样古老,但我们仍在学习其原因和解决方法。
"网络骚扰"这个词有两个含义。最初的意思是指一个人,通常是局外人,故意在论坛上引发争论,发表具有争议性的言论。[1]例如,不使用某种编程语言的人可能会去该语言的用户论坛,发表贬低性的评论,然后坐等人上钩。这种网络骚扰就像是一个恶作剧,就像放一只蝙蝠到一群人中间。
后来这个定义扩展到了那些在论坛上表现得像混蛋的人,不管是故意还是无意。现在人们谈论网络骚扰通常指的是这个更广泛的意义。尽管从历史上来说这是不准确的,但在某种程度上更准确,因为当有人表现得像个混蛋时,即使在他们自己的心里也很难确定这有多少是故意的。这或许就是混蛋的一个定义特征。
我认为广义上的网络骚扰有四个原因。最重要的是距离。人们会在匿名论坛上说一些他们绝对不敢当面说的话,就像他们会在开车时做一些作为行人时绝对不会做的事情 - 比如尾随别人、按喇叭或切入别人的车道。
网络骚扰在与计算机相关的论坛上特别严重,我认为这是因为那里的人群。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更擅长处理抽象思想而不是与人交往。即使当面,黑客也可能显得很生硬。把他们放到一个匿名的论坛上,问题就会变得更严重。
网络骚扰的第三个原因是无能。如果你不同意某些东西,说"你很烂"比费心解释你到底不同意什么要容易得多。这样做也可以避免被反驳。在这方面,网络骚扰很像涂鸦。涂鸦发生在野心和无能的交汇点:人们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印记,但除了在世界上留下一个实际的痕迹之外,他们没有其他方式去做到这一点。[2]
最后一个促成因素是论坛的文化。网络骚扰者就像孩子(很多就是孩子)一样,他们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这取决于他们认为会被容忍什么。在一个不容忍粗鲁行为的地方,大多数人都能保持礼貌。但反之亦然。
有一种类似于格雷沙姆法则的"网络骚扰者法则":网络骚扰者愿意使用一个有很多深思熟虑的人的论坛,但有很多网络骚扰者的论坛,深思熟虑的人就不愿意使用。这意味着一旦网络骚扰占据了主导地位,它就会成为主导文化。这种情况在我关注评论区的时候,已经发生在Slashdot和Digg上,但我亲眼目睹它发生在Reddit上。
黑客新闻是一个实验,看看这种命运是否能够避免。该网站的指南明确要求人们不要说一些当面不会说的话。如果有人开始变粗鲁,其他用户会出来告诉他们停下来。当有人似乎在故意网络骚扰时,我们会毫不留情地禁止他们。
一些技术上的调整也可能有帮助。在Reddit上,对评论的投票不会影响你的karma分数,但在黑客新闻上会。当人们看到自己在同行眼中的声誉因为一个混蛋评论而下降时,似乎确实会影响他们。通常用户会二次思考并删除这样的评论。
人们可能会担心这会阻碍人们表达有争议的观点,但实际上并没有发生这种情况。当人们说一些实质性的话被投票下降时,他们会固执地把它留下。人们删除的是俏皮话,因为他们对它们的投入较少。
到目前为止,这个实验似乎是成功的。黑客新闻上的对话水平是我见过的任何论坛中最高的。但我们每天只有大约8,000个独立访客。Reddit上的对话质量在规模这么小的时候也很好。挑战在于我们能否保持这种状态。
我对此持乐观态度。我们不仅依赖于技术手段。黑客新闻的核心用户大多是从其他被网络骚扰者占领的网站逃来的。他们对网络骚扰者的感受大致上就像古巴或东欧难民对独裁政权的感受一样。所以有很多人在努力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注释
[1] 我指的是论坛这个广义概念,用于交流观点。最初的互联网论坛不是网站,而是Usenet新闻组。
[2] 我在这里谈论的是日常的涂鸦。有些涂鸦确实很出色(只要做得足够好,任何东西都会成为艺术),但平均水平的涂鸦只是视觉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