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如何成为硅谷

Original

2006年5月

(这篇文章来自于Xtech的一次主题演讲。)

硅谷是否可以在其他地方复制,还是它有独特之处?

如果很难在其他国家复制,也就不足为奇,因为即使在美国本土,也很难复制。要在这里打造一个硅谷,需要什么?

需要的是合适的人。如果能够把一万名硅谷的人转移到布法罗,布法罗也会变成硅谷。 [1]

这与过去有很大不同。直到几十年前,城市的地理位置还是它们的命运所在。所有伟大的城市都坐落在水道沿线,因为城市靠贸易赚钱,而水运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

现在,只要能吸引合适的人去那里,你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建立一座伟大的城市。所以问题就变成,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合适的人,以及如何让他们搬到那里去。

两种人

我认为,要建立一个科技中心,只需要两种人:富人和书呆子。他们是启动创业公司的关键要素,因为在创业公司起步时,就只有他们在场。其他人都会随后而来。

观察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在美国,只有那些既有富人又有书呆子的城镇,才会成为创业中心。迈阿密就是个反例,虽然那里有很多富人,但却很少有书呆子,所以很少有创业公司在那里诞生。

而匹兹堡则是另一个反面例子:那里有很多书呆子,却没有富人。据说美国顶尖的计算机科学院校是MIT、斯坦福、伯克利和卡内基-梅隆大学。MIT孕育了128号公路,斯坦福和伯克利孕育了硅谷。但卡内基-梅隆大学呢?这个故事就断了。再往下看,华盛顿大学孕育了西雅图的高科技社区,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孕育了奥斯汀的高科技社区。但匹兹堡发生了什么?科尔尼尔大学所在的伊萨卡又发生了什么?

我在匹兹堡长大,在科尔尼尔大学上学,所以我可以回答这两个问题。冬天的天气非常糟糕,而且也没有像波士顿那样有趣的古城可以弥补。富人不想住在匹兹堡或伊萨卡。所以,虽然那里有很多可以创办创业公司的黑客,却没有人愿意投资他们。

不是官僚

真的需要富人吗?政府投资书呆子行不行?不行。创业投资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富人。他们通常在科技行业有丰富的经验。这(a)帮助他们挑选出正确的创业公司,(b)意味着他们不仅可以提供资金,还可以提供建议和人脉。而且,他们个人也有利益相关,这让他们更加注重。

官僚本质上是与创业投资者完全相反的人。让他们进行创业投资的想法很滑稽。这就像数学家主编《Vogue》杂志──或者更准确地说,《Vogue》编辑主编数学期刊。 [2]

虽然说,官僚做的大部分事情,他们都做得很糟糕。我们通常并不注意,因为他们只需要与其他官僚竞争。但作为创业投资者,他们必须与经验和动力都要强得多的专业人士竞争。

即使是那些设有内部风险投资部门的公司,通常也不允许他们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大多数只允许他们投资于某家知名的私募股权公司作为主投资人的交易。

不是建筑

如果你去参观硅谷,你会看到很多建筑物。但是,让一个地方成为硅谷的,不是建筑物,而是人。我偶尔读到有关在其他地方建立"技术园区"的报道,好像硅谷的关键要素就是办公空间。一篇关于索菲亚-安提波利斯的文章自豪地表示,该地区有思科、康柏、IBM、NCR和北电等公司。法国人难道不明白,这些都不是初创公司吗?

为科技公司建造办公楼并不会让一个地方成为硅谷,因为创业公司生命中最关键的阶段发生在他们还只是3个人在公寓里创业的时候。无论创业公司在什么时候获得融资,它们都会留在原地。硅谷的特质不在于英特尔、苹果或谷歌在那里设有办公室,而在于它们就是在那里创办的。

所以,如果你想复制硅谷,你需要复制那种3个创始人围坐在厨房桌边决定创业的场景。要复制那种场景,你需要这些人。

大学

令人兴奋的是,你只需要这些人。如果你能够吸引大量的书呆子和投资者来到某个地方居住,你就能复制硅谷。而这两类人都是高度流动的。他们会去生活质量好的地方。那么什么才是对他们来说好的生活?

书呆子喜欢的是其他书呆子。聪明的人会去其他聪明人聚集的地方。特别是去一流的大学。从理论上来说,或许还有其他方式可以吸引他们,但目前看来,大学似乎是不可或缺的。在美国境内,没有一流大学的地方,就没有科技中心。

所以,如果你想打造一个硅谷,不仅需要一所大学,而且必须是世界前几名的大学。它必须足够有吸引力,能从千里之外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而这意味着,它必须能与现有的硅谷磁铁,如麻省理工和斯坦福,相提并论。

这听起来很难。 事实上可能很容易。 我的教授朋友在决定去哪里工作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其他教员的质量。 教授们最吸引的是优秀的同事。 因此,如果您设法集体招聘了大批最优秀的年轻研究人员,您就可以一夜之间从头创建一流的大学。 而且您可以以出人意料的低成本做到这一点。 如果您每人支付300万美元的招聘奖金,就可以组建一支可与世界任何一流大学的师资相媲美的团队。 从那时起,这种连锁反应就会自行持续下去。 因此,无论建立一所平庸大学需要多少费用,只需再投入5亿美元左右,您就可以拥有一所一流大学。

个性

然而,仅仅创办一所新大学还不足以启动硅谷。 大学只是种子。 它必须种在合适的土壤上才能发芽。 如果将其种植在错误的地方,那只会创造出卡内基梅隆大学。

要孕育初创企业,您的大学必须位于不仅有大学的城镇。 这必须是一个投资者想居住、学生毕业后想留下来的地方。

投资者和学生追求的很多东西是一样的,因为大多数创业投资者自己也是科技宅。 那么,科技宅在一个城镇中寻找什么呢?他们的品味并不完全不同于普通人,因为他们最喜欢的美国城市也都是大型旅游目的地:旧金山、波士顿、西雅图。 但他们的品味也不能完全主流,因为他们不喜欢纽约、洛杉矶和拉斯维加斯这样的大型旅游目的地。

最近有很多关于"创意阶层"的文章。 其论点似乎是,随着财富越来越多地来源于想法,城市只有吸引这些人才能繁荣。 这当然是真的;事实上,这也是阿姆斯特丹400年前昌盛的基础。

很多科技宅的品味与创意阶层整体的品味是相通的。 例如,他们喜欢保存完好的老街区,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郊区,喜欢本地商铺和餐厅,而不是连锁店。 和创意阶层的其他人一样,他们想住在有个性的地方。

什么是个性?我认为这是每座建筑都有一个独特的群体创造的感觉。 一个有个性的城镇不会给人大批量生产的感觉。 因此,如果您想建立一个创业中心,或者任何吸引"创意阶层"的城镇,您可能必须禁止大规模开发项目。 当一大片区域由单一组织开发时,您总能看出来。

大多数有个性的城镇都是古老的,但不一定非要如此。 古老的城镇有两个优势:它们更密集,因为是在汽车出现前规划的;它们也更多样化,因为一幢一幢建造的。 现在您也可以做到这两点。 只需制定确保密集度的建筑法规,并禁止大规模开发。

一个推论是,您必须拒绝最大的开发商:政府。 一个政府问"我们如何建立一个硅谷?"的提问方式,可能已经注定失败了。 您不是建立一个硅谷,而是让它自然生长。

科技宅

如果您想吸引科技宅,除了个性鲜明的城镇,还需要合适的个性。 科技宅是创意阶层的一个独特子群体,他们的品味与其他人不同。 这在纽约最清晰可见,那里吸引了很多创意人士,却很少吸引科技宅。

科技宅喜欢的是这样一种城镇,人们在那里走路时都在微笑。 这就排除了洛杉矶这样没有人步行的地方,也排除了纽约这样人们虽然步行却不微笑的地方。 当我在波士顿读研究生时,一位来自纽约的朋友来探访我。 从机场乘地铁回来时,她问:"为什么大家都在微笑?"我看了一下,他们并没有在微笑。 相比她习惯的表情,他们看起来只是更高兴一些。

如果您住过纽约,就知道这些表情是从何而来的。 这种地方让你的心灵兴奋,但你的身体却知道自己正经历着糟糕时光。 人们在那里并非真的享受生活,而是为了某种兴奋而忍受着。 如果您喜欢某种兴奋,纽约无可比拟。 它是魅力的枢纽,吸引着所有短命的时尚和名声的同位素。

科技宅不关心魅力,所以纽约的吸引力对他们来说是个谜。 喜欢纽约的人会出高价租住一间小而昏暗、嘈杂的公寓,只为了住在一个真正酷人物云集的城市。 科技宅看着这笔交易只会想:出高价租住一间小而昏暗、嘈杂的公寓。

科技宅会愿意支付溢价,以住在一个真正聪明人云集的城镇,但这种溢价并不需要那么高。 这是供需关系:魅力很受欢迎,所以你必须为之支付高昂代价。

大多数科技宅喜欢更安静的乐趣。 他们喜欢咖啡馆而不是夜店;喜欢二手书店而不是时尚服装店;喜欢远足而不是跳舞;喜欢阳光而不是高楼。 科技宅心目中的天堂就是伯克利或博尔德。

年轻人

开办初创公司的正是年轻的科技宅,因此这个城市必须吸引他们。 美国的创业中心都是年轻气息浓郁的城镇。 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一定要是新城市。 剑桥拥有美国最古老的城市规划,但由于到处都是学生,因此感觉很年轻。

如果您想建设出一个硅谷,就不能有大量固执守旧的老人口。 试图通过鼓励初创企业来扭转底特律或费城这样的衰落工业城市的命运,这是在浪费时间。 这些地方已经过于陷入错误的方向。 您最好从一个小城镇这样的白纸开始。 或者,更好的是,如果有一个年轻人已经趋之若鹜的城镇,那就选那里。

[3] [4] [5]

几十年来,硅谷一直是年轻人和乐观主义者的磁石,在被与科技联系起来之前就是如此。这是一个人们寻找新事物的地方。因此它也成为加州怪癖的代名词。那里仍然存在大量这样的现象。如果你想开创新的时尚——"能量"的新方式,或是某种新的禁忌食物种类——硅谷将是最合适的地方。但能够容忍奇异之事以寻求新事物的地方,正是你想要的创业中心,因为从经济角度来说,这就是创业公司的本质。大多数好的创业创意看起来有点疯狂;如果它们显而易见地是好点子,早就有人去做了。

(有多少人会想要在自己家里放电脑?另一个搜索引擎?)

这就是科技与自由主义之间的联系。美国的高科技城市无一例外都是最自由主义的。但这并不是因为自由主义者更聪明。而是因为自由主义城市能容忍奇异的想法,而有创意的人根本就是擅长奇异的想法。

相反,一个因"稳重"或代表"传统价值观"而受到赞扬的城镇,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居住地,但它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中心。2004年的总统选举,尽管在其他方面是一场灾难,但它却方便地提供了一张这样的县级地图

要吸引年轻人,一个城镇必须拥有一个完整的中心区。在大多数美国城市,中心区已经被放弃了,增长(如果有的话)都在郊区。大多数美国城市都已经被内部扩大化。但没有一个创业中心是这样的:不是旧金山,不是波士顿,也不是西雅图。它们都拥有完整的中心区。我猜想,没有一个中心区死气沉沉的城市能被改造成创业中心。年轻人不想住在郊区。

在美国境内,我认为最容易被改造成新的硅谷的两个城市是波尔德和波特兰。它们都有吸引年轻人的兴奋感。只要在附近有一所优秀的大学,它们就可能成为硅谷,如果它们想要的话。

时间

一所优秀的大学靠近一个令人向往的城镇。仅此而已吗?这就是制造出原始硅谷的全部要素。硅谷可以追溯其起源到曾获诺贝尔奖的晶体管发明人之一威廉·肖克利。他在贝尔实验室做出获奖的研究,但1956年开办自己的公司时,却搬到了帕洛阿尔托。当时这是一个奇怪的做法。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因为他在那里长大,还记得那里有多美好。如今帕洛阿尔托已经成了郊区,但那时它还是一个迷人的大学城——一个气候宜人、离旧金山只有1小时路程的迷人大学城。

现在统治硅谷的公司,都或多或少地由肖克利半导体公司衍生而来。肖克利是一个难相处的人,1957年他的主要员工——"8位叛徒"——离开另起公司,成立了飞兆半导体公司。其中包括戈登·摩尔和罗伯特·诺伊斯,他们后来创立了英特尔,以及尤金·克莱纳,他创办了风险投资公司凯鹏华盈。42年后,凯鹏华盈投资了谷歌,负责这笔交易的合伙人是1974年来到硅谷为英特尔工作的约翰·杜尔。

因此,尽管硅谷最新的许多公司都与硅无关,但似乎总有多重联系可以追溯到肖克利。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创业公司孕育创业公司。为创业公司工作的人会自己创业。从创业公司赚钱的人会资助新的创业。我猜想,这种有机增长是制造创业中心的唯一方式,因为这是获得所需专长的唯一途径。

这有两个重要的含义。第一,需要时间来培养一个硅谷。你可以在几年内创建一所大学,但围绕它形成的创业社区必须有机发展。周期时间受到一家公司获得成功的平均时间(可能需要5年)的限制。

有机增长假说的另一个含义是,你不能稍微成为一个创业中心。要么拥有一个自我维持的链式反应,要么没有。观察也证实了这一点:城市要么有创业氛围,要么没有。没有中间状态。芝加哥是美国第三大都会区,但与排名第15位的西雅图相比,它在产生初创公司方面可以忽略不计。

好消息是,最初的种子可以非常小。肖克利半导体虽然本身并不太成功,但足以创造一个专家的临界质量,聚集在一个他们喜欢居住的地方。

竞争

当然,一个有志于成为硅谷的地方,面临着原始硅谷所没有的一个障碍:它必须与硅谷竞争。这可能行得通吗?很可能。

硅谷最大的优势之一是其风险投资公司。这在肖克利的时代并不是一个因素,因为风险投资基金那时还不存在。事实上,肖克利半导体和飞兆半导体根本不是我们所说的初创公司。它们分别是贝克曼仪器和辉光机械的子公司。这些公司似乎愿意在专家想居住的任何地方设立子公司。

然而,风险投资者更喜欢投资一小时车程内的初创公司。一方面,他们更有可能关注附近的初创公司。但即使注意到其他城镇的初创公司,他们也更倾向要求它们搬迁。他们不想为参加董事会会议而不得不旅行,而且在创业中心成功的几率更高。

风险投资公司的集中效应是双重的:它们导致初创公司围绕它们而形成,而这些又通过并购吸引更多的初创公司。尽管第一种效应可能正在减弱,因为有些初创公司现在可以很便宜地开始,但第二种效应似乎仍然很强劲。三家最受敬重的"Web 2.0"公司是在常规创业中心之外开始的,但其中两家已经通过并购被拉回来了。

这种集中力量的力量使新的硅谷更难起步。但绝非不可能。归根结底,权力在于创始人。一家拥有最优秀人才的初创企业将击败那些得到知名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的初创企业,而一家取得足够成功的初创企业也永远不必搬迁。因此,一个能够对合适的人施加足够吸引力的城市,就可以抗衡甚至超越硅谷。

尽管硅谷强大无比,但它也有一个巨大的弱点:肖克利在1956年找到的那片乐园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停车场。旧金山和伯克利很不错,但它们距离硅谷这里有40英里的距离。硅谷本地则是令人心碎的郊区蔓延。这里气候如此宜人,这使它远胜过大多数美国城市同样令人心碎的蔓延。但如果一个竞争对手设法避免了蔓延,那么它就将拥有真正的影响力。一个城市只需要成为下一批背叛者所眷顾的地方,让他们说"我想留在这里",这就足以引发连锁反应。

注释

[1] 有趣的是,考虑一下这个数字可以降到多低。我估计500人就足够了,即使他们没有任何资产。如果我能挑选30人,那就足以将水牛城变成一个有影响力的初创企业中心。

[2] 官僚们设法适度地分配研究经费,但这只是因为(就像内部风险投资基金一样)他们将大部分选择工作外包出去。在著名大学里备受同行尊重的教授几乎肯定会得到资助,不管他的提案如何。这在初创企业那里行不通,因为创始人没有得到组织的支持,而且常常是未知数。

[3] 你必须一次性完成,或至少一次完成一个整个部门,因为如果他们的朋友也来,人们会更愿意来。而且你可能应该从头开始,而不是试图升级一所现有的大学,否则大量精力就会浪费在摩擦上。

[4] 假设:任何一项计划涉及多栋独立建筑被拆除或改建为单一项目,都会导致城市个性的净损失,除了将不曾对公众开放的建筑(如仓库)改建的情况。

[5] 一些初创企业在纽约起步,但人均数量不到波士顿的十分之一,而且主要涉及金融和媒体等更不技术性的领域。

[6] 一些蓝色县是假阳性(反映民主党机器的剩余实力),但没有假阴性。你可以安全地抛弃所有红色县。

[7] 有些"城市更新"专家在1960年代试图摧毁波士顿的,留下了市政厅周围一片荒凉荒地,但大多数社区成功抵制了他们。

感谢Chris Anderson、Trevor Blackwell、Marc Hedlund、Jessica Livingston、Robert Morris、Greg Mcadoo、Fred Wilson和Stephen Wolfram阅读了这篇草稿,还有Ed Dumbill邀请我演讲。

(这个演讲的第二部分成为了为什么初创企业在美国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