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书呆子不受欢迎
Original2003年2月
当我们在初中的时候,我和朋友Rich做了一张学校餐厅桌子的人气地图。这很容易做,因为孩子们只会和差不多人气的人一起吃午餐。我们把他们从A到E等分。A桌子是由足球运动员和啦啦队员等组成。E桌子里坐着轻度唐氏综合症孩子,我们当时称他们为"智障儿童"。
我们坐在D桌,这已经是最低的水平了,没有看起来身体有什么不同的人。给自己打D的评级我们并不是特别坦诚。说其他情况会需要故意撒谎。学校里的每个人都非常清楚其他人的人气排名,包括我们自己。
我在高中期间逐渐受到重视。青春期终于来临;我成为一个不错的足球运动员;我开始了一份引起轰动的地下报纸。所以我已经看到了人气版图的大部分情况。
我认识很多在学校里是书呆子的人,他们都讲述着同样的故事:聪明和书呆子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书呆子和受欢迎之间也有更强的反向相关性。聪明似乎就注定让你不受欢迎。
为什么?对于现在还在上学的人来说,这可能看起来是个奇怪的问题。这种事实是如此压倒性,以至于很难想象会有其他情况。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在小学,聪明并不会让你成为局外人。在现实世界里,它也不会伤害你。据我所知,在大多数其他国家,情况也没有那么糟。但在一个典型的美国中学中,聪明很可能会让你的生活变得困难。为什么?
解开这个谜团的关键在于略微重新措词。聪明的孩子们为什么不设法变得更受欢迎?如果他们如此聪明,为什么不弄清楚什么是受欢迎,并击败这个系统,就像他们在标准化考试中所做的那样?
有人说这是不可能的,聪明的孩子们之所以不受欢迎,是因为其他孩子嫉妒他们的聪明,而他们无论做什么都无法受欢迎。我真希望如此。如果初中的其他孩子嫉妒我,他们掩饰得非常好。而且,如果聪明真的是一种令人羡慕的品质,女孩们也会加入他们的行列。
在我上学的学校里,聪明并不太重要。孩子们既不钦佩它也不鄙视它。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们会更愿意在平均水平以上而不是以下,但智力远远不如,比如说,外表、魅力或运动能力那么重要。
所以如果智力本身不是受欢迎的因素,为什么聪明的孩子们总是不受欢迎呢?我想,答案是他们并不真的想受欢迎。
如果当时有人告诉我这一点,我会嘲笑他。在学校里不受欢迎让孩子们感到非常痛苦,有些人痛苦到自杀。告诉我我不想受欢迎,就好像告诉一个在沙漠里渴死的人他不想要一杯水。当然,我想受欢迎。
但事实上,我并不想,或者说我想要的程度不够。还有一件事我想要得更多:变得更聪明。不仅仅是在学校里成绩优秀,虽然这也算一回事,而是设计漂亮的火箭,或者写出优秀的文章,或者理解如何编程。总之,创造出伟大的东西。
当时我从未试图分开我的愿望,并将它们相互权衡。如果我这样做了,我会发现变聪明比变受欢迎更重要。如果有人给我一个机会成为学校里最受欢迎的孩子,但条件是我只能拥有平均智力(请原谅我这里的假设),我是不会接受的。
尽管他们因为不受欢迎而痛苦,但我想大多数书呆子也不会这样做。对他们来说,平庸的智力是无法忍受的。但大多数孩子会接受这个交易。对一半的孩子来说,这将是一个进步。即使对那些智力在第八十百分位的人来说,也不会拒绝牺牲30分来换取受人喜欢和仰慕的地位。
我想,这就是问题的根源所在。书呆子要服务于两个主人。他们当然想受欢迎,但他们更想变得聪明。而受欢迎不是可以用闲暇时间做的事情,在一个美国中学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尤其如此。
阿尔贝蒂,可以说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代表,写道:"任何艺术,无论有多小,如果想在其中卓越,都需要绝对的奉献。"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比美国中学生为了受欢迎而努力的更多。海军海豹突击队员和神经外科住院医生似乎都是懒惰的,他们偶尔休假,甚至有自己的爱好。一个美国青少年可能每时每刻都在努力变得受欢迎,一年365天都在这样做。
我并不是想说他们是有意这样做的。有些人确实是小个麦基雅维利,但我真正想说的是,青少年永远在担任循规蹈矩的角色。
例如,青少年非常关注服装。他们并不是有意识地穿衣服来受欢迎。他们是为了看起来好。但好在谁的眼中?在其他孩子的眼中。其他孩子的意见成了他们的对错标准,不仅仅是服装,几乎涉及到他们做的所有事情,甚至包括走路的方式。所以他们为了做"正确"的事情而付出的每一份努力,也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为了变得更受欢迎。
书呆子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不知道受欢迎需要付出努力。一般来说,除了极其要求严格的领域之外,人们并不真正意识到成功有多大程度上依赖于持续(尽管往往是无意识的)努力。例如,大多数人似乎认为绘画能力就像身高一样是一种天赋。事实上,大多数"会画画"的人都喜欢画画,而且花了很多时间去练习;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擅长于此。同样,受欢迎也不是你天生就具备或不具备的,而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
书呆子之所以不受欢迎,主要是因为他们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考虑。他们的注意力被书籍或自然世界吸引,而不是时尚和派对。他们就像一个试图在头上平衡一杯水的人在踢足球。其他能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比赛上的球员轻而易举地击败他们,并感到不解他们为什么如此无能。
即使书呆子和其他孩子一样重视受欢迎程度,对于他们来说成为受欢迎的人也需要更多的工作。受欢迎的孩子学会如何受欢迎,以及如何想要受欢迎,就像书呆子学会如何聪明,以及如何想要聪明一样: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而书呆子被训练去找到正确的答案,受欢迎的孩子则被训练去取悦他人。
到目前为止,我一直在精炼智力和书呆子之间的关系,将它们视为可互换的。事实上,只有环境才使它们如此。书呆子就是社交能力不足够的人。但是"够"取决于所处的环境。在一般的美国学校里,冷酷程度如此之高(或至少如此具体)以至于你不需要特别笨拙就足以相形见绌。
很少有聪明的孩子能腾出足够的精力去追求受欢迎。除非他们也恰好很漂亮、天生擅长运动或是受欢迎孩子的兄弟姐妹,否则他们往往会成为书呆子。这就是为什么智力较高的人的生活在大约11到17岁之间最糟糕的原因。那个年龄的生活远远更多地围绕着受欢迎程度而不是其他。
在那之前,孩子们的生活是由父母主导的,而不是其他孩子。孩子们在小学阶段确实在乎同伴的看法,但这不是他们全部的生活,而后来却成为了。
然而,大约11岁的时候,孩子们似乎开始把自己的家庭当作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他们在自己之间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的地位才是重要的,而不是在自己家庭里的地位。事实上,在家里惹麻烦反而能在他们关心的世界里赢得分数。
问题在于,这些孩子自己创造的世界起初非常粗糙。如果你让一群11岁的孩子自己玩耍,结果就像《蝇王》那样。就像很多美国孩子一样,我在学校里读过这本书。大概这不是巧合。大概有人想告诉我们,我们是野蛮人,我们建立了一个残酷而愚蠢的世界。这对我来说太隐晦了。虽然这本书完全可信,但我没有领会到额外的信息。我希望他们直接告诉我们,我们是野蛮人,我们的世界很愚蠢。
如果书呆子的不受欢迎只是被忽视,他们可能会更容忍。不幸的是,在学校里不受欢迎意味着受到积极的迫害。
为什么?再次,任何目前在校的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个奇怪的问题。怎么会有其他情况呢?但事实并非如此。成年人通常不会迫害书呆子。为什么青少年会这样做?
部分原因是因为青少年仍然有一半是孩子,许多儿童天生就很残酷。有些人折磨书呆子,就像折磨蜘蛛一样。在你培养出良知之前,折磨是很有趣的。
另一个原因是,孩子们迫害书呆子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当你在水中游泳时,你通过向下推水来提升自己。同样,在任何社会等级制度中,不确定自己地位的人都会试图通过虐待他们认为地位更低的人来强调自己的地位。我读到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南方的贫困白人对黑人最敌视的原因。
但我认为孩子们迫害书呆子的主要原因是,这是受欢迎的机制的一部分。受欢迎并不完全取决于个人魅力,更多依赖于联盟。要变得更受欢迎,你需要不断做一些让你离其他受欢迎的人更近的事情,而没有什么能像一个共同的敌人让人更亲密了。
就像一个想让选民分散注意力而不关注国内问题的政客一样,如果没有真正的敌人,你可以创造一个敌人。通过孤立和迫害一个书呆子,等级较高的一群孩子在他们之间建立了纽带。攻击一个局外人让他们全部成为内部人。这就是为什么群体欺负最严重的情况发生时,孩子们的对待比任何个人bully都要糟糕,无论他们有多残酷。
如果这能给书呆子一些安慰的话,这与你个人无关。那些聚在一起欺负你的孩子们做的就是同样的事情,出于同样的原因,就像一群人聚在一起去打猎。他们并不真的恨你。他们只是需要一些可以追逐的目标。
因为书呆子处于等级的底层,所以整个学校都可以将他们作为安全的目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最受欢迎的孩子们并不迫害书呆子;他们不需要屈尊到这种程度。大部分迫害来自地位较低的孩子,那些焦虑的中产阶级。
问题在于,他们的人数很多。受欢迎程度的分布并非金字塔形,而是像梨子一样向底部收缩。最不受欢迎的群体相当小。(我相信我们在餐厅地图上只有一张D桌。)所以想要欺负书呆子的人比书呆子本人多。
除了通过与不受欢迎的孩子保持距离来获得分数之外,靠近他们也会失分。我认识的一个女性说,在高中时她喜欢书呆子,但害怕被其他女孩取笑而不敢和他们说话。不受欢迎就像传染病一样;太善良而不欺负书呆子的孩子也会出于自卫而疏远他们。
难怪聪明的孩子在初中和高中时往往不快乐。他们其他的兴趣占用了他们大部分的注意力,而由于受欢迎程度类似于一种零和游戏,这又使他们成为全校的目标。而奇怪的是,这个噩梦般的场景发生并非出于任何有意识的恶意,仅仅因为环境的形状。
对我来说,最糟糕的时期是初中,那时孩子文化还新鲜和严酷,而后来会逐渐分离出更聪明孩子的差异化刚刚开始。我所交谈过的几乎所有人都认同:最糟糕的时期在11到14岁之间。
在我们的学校里,我那时读八年级,也就是十二三岁的年纪。那一年发生了一件小小的轰动事件,就是我们的一位老师无意中听到一群女孩在等校车时的对话,这让她大为震惊,第二天就在整节课上做了一番动情的呼吁,希望女孩子们不要彼此如此残酷。
这并没有产生什么显著的效果。当时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她居然会感到惊讶。难道她不知道孩子们彼此会说些什么吗?难道这不是正常现象吗?
我们要认识到,成年人并不知道孩子们是如何对待彼此的。他们抽象地知道孩子们是残酷无情的,就像我们抽象地知道贫穷国家有人遭受酷刑一样。但是,和我们一样,他们不愿意过多地纠结于这个令人沮丧的事实,除非他们刻意去寻找,否则也不会看到具体的虐待行为。
公立学校的老师很类似于狱警。狱警的主要任务是让囚犯留在监狱里。他们还需要给囚犯提供食物,尽可能防止他们互相伤害。除此之外,他们希望尽量少参与囚犯的事务,让他们自行建立社会秩序。从我所读到的,囚犯之间创造的社会秩序是扭曲和残酷的,身处其中的人可谓是生不如死。
从大体上说,我上学时的情况也差不多如此。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留在学校里。在校期间,当局会提供食物,防止公开的暴力行为,并努力教会学生一些东西。但除此之外,他们并不想过多地参与学生事务。就像狱警一样,老师大多让我们自生自灭。而我们所创造的文化,也同样残酷野蛮。
为什么现实世界对书呆子更加友善?表面上看,答案似乎是因为现实世界由成年人组成,他们已经成熟到不会互相欺负。但我认为这并不是真的。监狱里的成年人也互相欺负。从某些方面来说,纽约上流社会的女性生活,也像是高中时期的延续,充满了那些无聊的小阴谋。
我认为,现实世界的不同之处并不在于由成年人组成,而是因为它规模很大,我们所做的事情会产生真实的影响。这正是学校、监狱和上流社会所缺乏的。这些世界里的人被困在小小的泡沫里,他们所做的事情最多只能产生局部影响。这样的社会自然会堕落成野蛮状态,因为它们没有任何需要遵循的目标。
当你所做的事情会产生真实影响时,光是讨人喜欢是远远不够的。开始变得很重要的是要得到正确的答案,这就是书呆子的优势所在。比尔·盖茨当然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他公认缺乏社交技能,但他却得到了正确的答案,至少从营收来看是如此。
现实世界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规模要大得多。在一个足够大的池子里,即使是最小的少数群体,只要聚集在一起,也能达到临界质量。在现实世界中,书呆子聚集在某些地方,形成自己的社会圈子,在那里智力是最重要的。有时,局势甚至会逆转过来:有时,尤其是在大学的数学和科学系,书呆子会故意夸大自己的笨拙,以显得更聪明。约翰·纳什如此崇敬诺伯特·维纳,以至于在走廊上行走时也学习了他触摸墙壁的习惯。
作为一个13岁的孩子,我对这个世界的经验也仅限于我所亲身见到的。我认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扭曲的小世界就是"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看起来很残酷,很无聊,我不知道哪一个更糟。
因为我无法融入这个世界,我开始认为自己一定有什么不对劲。我没有意识到,我们书呆子无法融入,是因为在某些方面我们已经领先一步。我们已经开始思考现实世界中真正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严格但大多无意义的游戏中。
我们有点像一个成年人被突然扔回到中学时期。他不知道该穿什么衣服,该喜欢什么音乐,该用什么俚语。对孩子们来说,他就像一个完全的外星人。但关键是,他已经知道不必在乎他们的想法。而我们当时却没有这样的自信。
很多人似乎认为,在这个阶段,让聪明的孩子与"正常"的孩子混在一起是件好事。也许吧。但至少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书呆子无法融入,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其他人都疯了。我记得在高中的"助威大会"上,我坐在观众席里,看着啦啦队员把一个对手球员的人偶扔进观众席,让大家撕裂它。那让我感觉就像一个探险家目睹了一些奇特的部落仪式。
如果我能回到13岁时给自己一些建议,我主要会告诉自己抬头看看四周。当时我并没有真正领会,但我们所生活的整个世界都和一个金钱蛋糕一样假。不只是学校,整个城镇都是如此。为什么人们要搬到郊区?为了生育孩子!难怪它看起来如此无聊和枯燥。整个地方都像一座巨大的育儿所,是专门为了生育孩子而人为创造的人工城镇。
在我长大的地方,感觉到处都没有去处,没有什么可做。这并非偶然。郊区都刻意设计成与外界隔绝,因为外界有一些东西可能会危及孩子们的安全。
至于学校,它们不过是这个虚假世界中的禁锢场所。学校的官方目的是教育孩子。但它们的主要目的实际上是把孩子们困在一个地方,让成年人能够完成自己的事情。我对此没有异议:在一个专业化的工业社会中,如果孩子们四处游荡,那将是灾难性的。
[1]
让我困扰的不是孩子们被关在监狱中,而是(a)他们被蒙在鼓里,以及(b)监狱主要由囚犯管理。孩子们被送到一个由巨人统治的世界,在那里他们要花六年时间去背诵毫无意义的事实,就好像这是最自然的事情一样。如果他们对这种荒诞的鸡尾酒感到不满,他们就被称为与众不同的人。
在这个扭曲的世界里,生活对孩子来说是压力巨大的。不仅仅是对书呆子来说。就像任何战争一样,即使对于胜利者来说,也是伤害性的。
成年人无法避免看到青少年孩子受到折磨。那么,他们为什么不采取行动呢?因为他们把这归咎于青春期。成年人告诉自己,孩子们如此不快乐的原因是,那些可怕的新化学物质——"激素"——现在正在他们的血液中流动,搞乱了一切。这个系统没有问题;就是孩子们在那个年龄一定会很痛苦,这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观点如此普遍,以至于连孩子们自己也相信它,这可能没有帮助。一个认为自己的脚自然会疼痛的人,不会停下来考虑是否穿错了鞋子的可能性。
我对这种十三岁的孩子天生就有问题的理论持怀疑态度。如果这是生理原因,它应该是普遍存在的。蒙古游牧民族的十三岁孩子都是虚无主义者吗?我读过很多历史,在二十世纪之前,我没有看到过这种所谓的普遍事实的任何参考。
据我所知,青春期易狂躁的概念与郊区同时出现。我认为这不是巧合。我认为青少年是被他们被迫过的生活逼疯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青少年学徒都是勤劳的人。他们也会打斗和玩恶作剧(米开朗基罗就被一个恶霸打断了鼻子),但他们并不疯狂。
当我还在上学的时候,自杀是聪明孩子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我认识的人没有人这样做,但有几个人计划这样做,也许有人还真的尝试过。这大部分只是一种姿态。和其他青少年一样,我们热衷于戏剧性,自杀似乎非常戏剧性。但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有时真的非常痛苦。
欺负只是问题的一部分。另一个问题,可能还更糟,就是我们从未拥有过任何真正的事情来努力。人类喜欢工作;在大部分世界,工作就是你的身份认同。而我们所做的所有工作都是毫无意义的,或者当时看起来是这样。
在最好的情况下,这只是对我们将来可能从事的真正工作的练习,而那时我们甚至还不知道我们在练习什么。更多情况下,这只是一系列需要跳过的任意障碍,缺乏内容,主要是为了可测试性而设计的。(导致南北战争的三个主要原因是......测试:列举导致南北战争的三个主要原因。)
而且没有办法退出。成年人已经达成协议,这就是通往大学的道路。逃脱这种空虚生活的唯一方式就是服从它。
过去,青少年在社会上扮演着更积极的角色。在前工业时代,他们都是各种各样的学徒,无论是在商店里还是在农场上,甚至是在战舰上。他们并没有被留下来创造自己的社会。他们是成年社会的初级成员。
那时候,青少年似乎更尊重成年人,因为成年人是他们正试图学习的技能的可见专家。现在,大多数孩子对父母在遥远办公室里做什么几乎一无所知,也看不到(确实确实如此)学校作业与他们未来从事的工作之间的任何联系。
如果青少年更尊重成年人,成年人也更需要青少年。经过两年左右的培训,学徒就可以成为真正的帮助。就连最新的学徒也可以被派去送信或打扫工场。
现在,成年人对青少年没有任何直接的需求。他们在办公室里会碍事。所以他们把孩子们在上班的路上送到学校,就像他们可能在周末外出时把狗送到寄养所一样。
这是怎么发生的?我们面临着一个非常难解的难题。这个问题的根源就是导致目前众多弊端的同一个原因:专业化。随着工作越来越专业化,我们必须接受更长时间的培训。前工业时代的孩子们最晚在14岁左右就开始工作;在农场长大的孩子们更早开始。现在接受大学教育的孩子们直到21或22岁才开始全职工作。有些学位,如医学博士和哲学博士,你可能要到30岁才完成培训。
现在的青少年是无用的,除了在像快餐业这样的行业里充当廉价劳动力,这些行业就是为了利用这一事实而发展起来的。在几乎任何其他类型的工作中,他们都会是亏损。但是他们也太年轻,不能无人看管。需要有人看管他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他们聚集在一个地方。然后只需要几个成年人就可以监管所有人。
如果你就此止步,你描述的就是字面上的监狱,尽管只是兼职的。问题在于,许多学校实际上就是这样做的。学校的宣称目的是教育孩子们。但是没有外部压力来确保这样做得好。因此,大多数学校的教学质量如此之差,以至于孩子们并不真正把它当回事,即使是聪明的孩子也是如此。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只是在走过场,师生都是如此。
在我的高中法语课上,我们应该读雨果的《悲惨世界》。我想没有人掌握法语到足以读完这部巨作。和其他同学一样,我也只是草草看了一下读书笔记。当我们被要求测试这本书的时候,我注意到这些问题听起来很奇怪。它们充满了老师不会用的长词。这些问题从哪里来的?原来是从读书笔记里来的。老师也在使用它们。我们都只是在装样子。
[1]
当然也有优秀的公立学校教师。我四年级的老师米哈尔科先生的精力和想象力,让那一年成为他学生们 30 年后仍在谈论的事。但像他那样的教师只是在逆流而上。他们无法修复这个系统。
在几乎任何一群人中,你都会发现等级制度。当成年人在现实世界中形成团体时,通常是为了某种共同目的,领导者最终是那些最擅长这件事的人。大多数学校的问题在于,他们没有任何目的。但等级制度必须存在。因此,孩子们就从头开始制造一个。
我们有一个词语来描述当没有任何有意义的标准时,排名必须被创造的情况。我们说这种情况"退化成选美比赛"。这正是发生在大多数美国学校的情况。
相比依靠某种真正的测试,一个人的地位主要取决于他提高自己地位的能力。这就像路易十四的宫庭。没有外部对手,孩子们就成为彼此的对手。
当有一些真正的外部技能测试时,处在等级制度底层并不痛苦。一个足球队的新秀不会嫉妒老将的技能;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像他一样,很高兴有机会向他学习。老将也可能产生一种 noblesse oblige 的感觉。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地位取决于他们对手的表现,而不是能否将对方压下去。
宫廷等级制度完全是另一回事。这种社会会败坏任何进入其中的人。底层没有崇敬,顶层也没有 noblesse oblige。这是一个你死我活的环境。
这就是在美国中学里创造的社会。这是因为这些学校除了让孩子们每天待上一定时间之外,没有任何真正的目的。我当时没有意识到,事实上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学校生活的两大恐怖,残酷和无聊,都源于同一个原因。
美国公立学校的平庸性不仅让孩子们在六年内不开心。它还培养了一种叛逆精神,主动把孩子们推离他们应该学习的东西。
可能和很多书呆子一样,我直到高中毕业很多年后才能强迫自己去读我们那时被分配的任何书籍。我失去的不仅仅是书本。我也不信任"品格"和"正直"这样的词,因为成年人把它们贬得一文不值。在那时的用法中,这些词都意味着同一件事:服从。那些因具备这些素质而受到表扬的孩子,要么只是笨拙的得奖牛,要么就是油嘴滑舌的马屁精。如果这就是品格和正直的含义,那我一点也不想沾边。
我最误解的词是"圆滑"。成人用它似乎意味着闭嘴。我认为它源自于"隐喻"和"沉默寡言"这些词根,字面意思就是保持安静。我发誓我永远不会圆滑,他们永远也不会让我闭嘴。事实上,它源于与"触觉"相同的词根,意思是拥有灵巧的手法。圆滑正是笨拙的反义词。我想直到上大学我才明白这一点。
书呆子不是竞争中的唯一输家。书呆子之所以不受欢迎,是因为他们心不在焉。还有其他孩子故意选择退出,因为他们对整个过程感到如此厌恶。
即使是叛逆的青少年,也不喜欢独处,所以当孩子们选择退出这个体系时,他们倾向于集体行动。在我上学的学校,叛逆的焦点是吸毒,特别是大麻。这些孩子穿着黑色的演唱会 T 恤,被称为"怪人"。
怪人和书呆子是盟友,他们之间也有很大重叠。怪人整体上比其他孩子更聪明,但从不学习(或至少从不表现出学习)是一个重要的部落价值观。我更属于书呆子阵营,但我和很多怪人都是朋友。
他们至少起初使用毒品是为了创造社交纽带。这是一件可以一起做的事情,而且因为毒品是非法的,这也是一个共同的叛逆标志。
我不是在说糟糕的学校是孩子们陷入毒品困扰的全部原因。毒品最终会有自己的冲力。毫无疑问,一些怪人最终使用毒品是为了逃避其他问题,比如家庭问题。但至少在我的学校,大多数孩子开始吸毒的原因是叛逆。14 岁的孩子不会吸毒是因为他们听说这会帮助他们忘记自己的问题。他们吸毒是因为他们想加入另一个部落。
糟糕的统治导致叛逆;这并非新观点。然而,当局至今大多数还是像毒品本身就是问题的根源一样行事。
真正的问题是学校生活的空虚。在成年人意识到这一点之前,我们不会看到任何解决方案。最先意识到这一点的可能是那些在学校时自己就是书呆子的成年人。你希望你的孩子在八年级时和你一样不开心吗?我也不想。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来修复这个问题吗?几乎肯定可以。目前的体系并非必然如此。它主要是缺乏主动性而导致的。
不过,成年人也很忙。出现在学校演出算是一回事,但面对教育官僚机构就另当别论了。也许会有少数人有精力去尝试改变现状。我猜最难的部分是认识到你能做出改变。
仍在上学的书呆子不应该期望立即获救。也许有一天,一支装备精良的成年人会乘直升机来营救你们,但可能不会在这个月内来。任何对书呆子生活的即时改善,可能都要靠书呆子自己来完成。
仅仅理解自己所处的处境,就应该能减轻痛苦。书呆子并不是输家。他们只是在玩一个不同的游戏,这个游戏更接近现实世界中的游戏。成年人知道这一点。很难找到现在的成功成年人,他们不声称自己在高中时是书呆子。
对于宅人来说,要意识到学校并不等同于人生也很重要。学校是一个奇怪的、人为构建的环境,既不太像生活,也不太像野生状态。它似乎包括了生活的一切,但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生活。它只是暂时的,即使身在其中,你也能看到它之外的世界。
如果孩子们觉得生活很糟糕,并不是因为荷尔蒙正在把你们全都变成怪物(正如你们父母所认为的),也不是因为生活本身就很糟糕(正如你们自己所认为的)。而是因为成年人们,他们已经不再需要你们为经济做贡献了,把你们遗弃在一起度过毫无意义的岁月。任何这样的社会环境对于居住其中的人来说都是可怕的。要解释为什么青少年是不快乐的,你无需更进一步地寻找。
我在这篇文章中说了一些严厉的话,但实际上它的论点是充满希望的 —— 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几个问题实际上并非无解。青少年并非天生就是不快乐的怪物。这对于孩子们和成年人来说都是令人鼓舞的消息。
感谢 Sarah Harlin、Trevor Blackwell、Robert Morris、Eric Raymond 和 Jackie Weicker 阅读了本文的初稿,以及 Maria Daniels 扫描照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