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学生创业指南

Original

2006年10月

(本文改编自一次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讲座。)

直到最近,毕业生只有两个选择:找工作或者去读研究生。我认为未来还会出现第三种选择:创办自己的创业公司。但这种情况会有多普遍呢?

我相信找工作仍然会是默认选择,但创办创业公司可能会像读研究生一样普遍。上世纪90年代末,我的教授朋友们抱怨很难招到研究生,因为所有本科生都去为创业公司工作了。我不会感到意外,如果这种情况再次出现,但这次有一个不同之处:学生会选择自己创办创业公司,而不是去为别人工作。

最有抱负的学生此时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等到毕业?为什么不在上大学期间就创办自己的创业公司?事实上,为什么还要上大学?干嘛不直接创办创业公司?

一年半前,我在一个演讲中说,雅虎、谷歌和微软的创始人的平均年龄是24岁,如果研究生可以创办创业公司,那么为什么本科生不行呢?我很庆幸当时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因为现在我可以假装这不仅仅是一个修辞性的问题。当时我无法想象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为什么会有年龄下限。毕业只是一个行政性的变化,而不是生物学上的变化。当然,也有不少本科生在技术上和大多数研究生一样出色。那么为什么本科生就不能像研究生一样创办创业公司呢?

现在我意识到,有一件事在毕业时发生了变化:你失去了一个大规模失败的借口。无论你的生活有多复杂,其他人,包括你的家人和朋友,都会忽略所有次要的方面,把你视为在任何给定时间只有一个职业。如果你在上大学时有一份夏季工作在写软件,你仍然被视为一名学生。而如果你毕业后找了一份编程的工作,你就会被所有人立即视为一名程序员。

在上学期间创办创业公司的问题是,这里内置了一个逃生舱。如果你在大三和大四之间的暑假创办一家创业公司,对所有人来说这只是一份夏季工作。所以,如果它毫无发展,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可以在秋季回到学校,和其他大四生一起,没有人会认为你失败了,因为你的职业是学生,而你并没有在那个角色上失败。而如果你在毕业后一年才创办一家创业公司,只要你在秋季没有被录取到研究生院,这个创业公司就会被所有人视为你的职业。你现在是一个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所以你必须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同侪的评价是最强大的激励因素,甚至比大多数创业公司创始人的名义目标赚钱更强大。[1] 在每个融资周期大约一个月后,我们都会举办一个名为"原型日"的活动,每家创业公司都会向其他人展示他们到目前为止取得的进展。你可能会认为他们不需要任何其他动力。他们正在研究他们很酷的新点子;他们已经获得了短期内的资金;他们正在玩一个只有两种结果的游戏:财富或失败。你会认为这已经是足够的动力了。但是,展示的前景让他们大多数人都陷入了一阵疯狂的忙碌。

即使你创办一家创业公司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这笔钱似乎大部分时间都是很理论化的。真正驱动你每天工作的是不想在同伴面前丢脸。

你可能无法改变这一点。即使你能改变,我也不认为你会想这么做;一个真正、真诚地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的人,很可能就是个精神病。所以,你能做的最好的就是把这种力量当作风,并相应地设置你的船只。如果你知道同伴会把你推向某个方向,选择好的同伙,并把自己定位在一个你喜欢的方向上。

毕业改变了主导的风向,这些风向会产生影响。创办一家创业公司是如此困难,以至于即使成功了,也是勉强及格。无论一家创业公司此刻飞得多高,它可能还是有几片树叶卡在起落架里,是从那些它在跑道尾段勉强掠过的树上掉下来的。在这种悬殊的局面中,对你的不利力量稍有增加,就足以把你推到失败的边缘。

当我们第一次创办Y Combinator 时,我们鼓励人们在上大学期间就创办创业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Y Combinator一开始就是一种暑期项目。我们保留了这种项目形式——我们每周一起吃顿饭证明这是个好主意——但我们现在已经决定,我们的正式立场应该是告诉人们等到毕业后再创办创业公司。

这是否意味着你在上大学期间就不能创办创业公司?一点也不。Loopt的联合创始人Sam Altman,刚刚完成了大二,我们就对他们进行了投资,而Loopt很可能是我们资助的所有创业公司中最有前景的。但Sam Altman是一个非常不同寻常的人。在大约三分钟内见到他后,我记得自己想:"噢,这就是比尔·盖茨19岁时的样子。"

如果在上大学期间创办创业公司是可行的,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告诉人们不要这样做呢?这和那位可能是虚构的小提琴家一样,无论何时被问及评判别人的演奏,他都会说他们没有足够的才能成为职业演奏家。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家需要决心,也需要才能,所以这个回答最终会成为针对所有人的正确建议。那些不确定的人会相信并放弃,而那些足够决心的人会想"管它呢,我会成功的"。

所以我们现在的正式政策是只资助那些我们不能说服放弃的大学生。坦白说,如果你没有把握,你应该等待。不是说如果你现在不去创业,所有创业的机会都会消失。也许某个你正在研究的想法的时间窗口会关闭,但这不会是你最后一个想法。对于每一个时机已到的想法,都会有新的想法变得可行。从历史上看,创业的机会随着时间推移只会增加。

那么,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再等一等呢?为什么不先工作一段时间,或去读研究生,然后再创业?这确实可能是个好主意。如果我必须选择创业者的最佳时期,根据我们最期待收到申请的人来看,大概是在二十多岁左右。为什么?二十多岁的人较21岁的人有什么优势?为什么不更老呢?25岁的人能做什么32岁的人做不到?这些都是值得仔细考虑的问题。

另外

如果你在大学毕业后不久就开始创业,你就会成为一个年轻的创始人,所以你应该了解年轻创始人的相对优势。它们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作为一个年轻的创始人,你的优势是:精力充沛、贫穷、无根之人、同事,以及无知。

精力充沛的重要性是不足为奇的。如果你听说过什么关于创业的信息,你可能听说过漫长的工作时间。就我所知,这是普遍现象。我想不出有任何成功的创业公司,其创始人是朝九晚五的。对于年轻的创始人来说,长时间工作尤其必要,因为他们可能还没有那么高效。

你的第二个优势是贫穷,这听起来可能不像优势,但它确实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贫穷意味着你可以过简朴的生活,这对创业公司来说至关重要。几乎所有失败的创业公司,都是因为资金耗尽而失败的。这么说有些言过其实,因为通常还有其他根本原因。但无论问题的源头是什么,低燃烧率使你有更多机会从失误中恢复过来。而由于大多数创业公司一开始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有从错误中恢复的空间是一件很宝贵的事。

大多数创业公司最终做的事情都与最初计划不同。成功的公司寻找到可行之道的方式,就是尝试一些不可行的事情。所以在创业中最糟糕的做法就是制定一个刚性的、预先确定的计划,然后开始大量投入资金去实施它。相反,以低成本运营并给想法以时间去发展才是更好的。

刚毕业的人可以过非常简朴的生活,这使你相比年长的创始人有优势,因为在软件初创公司,最主要的成本就是人员。有孩子和房贷的人确实处于劣势。这也是我会赌25岁的人胜过32岁的人的原因。32岁的人可能是个更好的程序员,但生活也可能更加奢侈。而25岁的人有一些工作经验(后面会谈到),但可以像大学生一样过简单的生活。

罗伯特·莫里斯和我在创办Viaweb时分别29岁和30岁,但幸运的是,我们仍然过着23岁人的生活方式。我们两个人几乎没有任何资产。如果我拥有一套房子,那就太好了。但回想起来,一无所有反而很方便。我没有被束缚,也习惯了简朴的生活。

然而,更重要的不是仅仅简朴地生活,而是简朴地思考。Apple II如此流行的一个原因是它很便宜。电脑本身很便宜,而且使用像磁带录音机这样的廉价现成外围设备来存储数据,以及使用电视作为显示器。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Woz设计这台电脑就是为了自己使用,他负担不起更贵的东西。

我们从同样的现象中受益。我们的价格在当时大胆地低。最高等级的服务是每月300美元,这比常规价格低了一个数量级。事后看来这是一个聪明的举措,但我们并不是因为聪明才这么做。对我们来说,300美元一个月似乎已经是个很高的价格了。就像Apple一样,我们创造了一些便宜的东西,因此也很受欢迎,仅仅是因为我们很穷。

很多创业公司都有这种形式:有人出现并以原来价格的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的价格提供产品,而现有的参与者无法跟上,因为他们甚至都不想去考虑一个这样的世界是可能存在的。传统的长途电话运营商,例如,甚至不想去考虑VoIP。(不过它还是来了。)贫穷有助于在这个游戏中,因为你个人的偏好与技术发展的方向一致。

无根之人的优势与贫穷的优势类似。年轻时,你更加流动——不仅因为你没有房子或很多东西,也因为你不太可能有重要的人际关系。这证明是很重要的,因为很多创业都涉及到某人的搬迁。

Kiko的创始人现在正在前往湾区开始他们的下一家创业公司。那里对他们想做的事情更合适。而他们决定去那里很容易,因为据我所知,他们两个人都没有认真的女朋友,他们拥有的一切都能装进一辆车——或者更准确地说,要么装进一辆车,要么太差劲到他们不在乎留下。

他们至少在波士顿。如果他们在内布拉斯加,就像艾文·威廉斯在他们那个年龄一样?最近有人写道,Y Combinator的缺点是你必须搬到那里才能参与。不可能有其他方式。我们与创始人进行的对话类型,我们必须亲自进行。我们一次资助一打创业公司,我们不可能同时出现在12个地方。但是即使我们能神奇地让人们不用搬家,我们也不会这样做。让他们留在内布拉斯加并不会真的帮助创始人。那些不是创业中心的地方对创业公司来说是有毒的。你可以从间接证据中看出这一点。你可以从每个人均成功数量微乎其微地看出,在休斯顿、芝加哥或迈阿密创办创业公司是多么困难。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压制了这些城镇的所有创业公司——可能有100种微妙的小事——但一定有什么东西在起作用。

也许这种情况会改变。也许创业成本越来越低意味着它们能在任何地方生存,而不仅仅是在最有利的环境中。也许37signals是未来的模式。但也许不会。从历史上看,总有某些城镇是某些行业的中心,如果你不在其中,你就处于劣势。所以我猜37signals可能是个例外。我们在看的是一种比"Web 2.0"更古老的模式。

也许湾区每千人创业公司比迈阿密多的原因仅仅是那里有更多创始人类型的人。成功的创业公司几乎从未由一个人创办。通常是从一个人提出这是个不错的创业点子开始的,然后他的朋友说"是的,这确实是个好主意,让我们试试吧"。如果你缺少那个说"让我们试试"的第二个人,创业就永远不会发生。这也是大学生在这方面有优势的另一个原因。他们被一群志向远大、技术型的人包围着——可能比以后任何时候都更集中。如果你的核心吐出一个中子,很有可能会击中另一个核心。

人们在Y Combinator问我们的第一大问题是:我在哪里能找到联合创始人?这是30岁时创办创业公司的最大问题。在学校的时候,他们认识很多合适的联合创始人,但到了30岁,要么就失去了联系,要么这些人被他们不想离开的工作所束缚。

从这个角度来说,Viaweb也是个例外。虽然我们相对来说算是老一辈的,但我们并没有被令人羡慕的工作所束缚。我正在试图成为一名艺术家,这不太约束人,而罗伯特,虽然29岁,但由于1988年的一次学术事故,他仍在读研究生。所以可以说,虫子使Viaweb成为可能。否则,罗伯特那时就该是一名初级教授了,他就没有时间跟我一起研究那些疯狂的投机项目了。

人们向Y Combinator提出的大部分问题,我们都多多少少有些答复,但联合创始人这个问题就没有好的答复。联合创始人确实应该是你已经认识的人。而且最好的相遇场所无疑是学校。你有一大批聪明人;你可以比较他们在相同任务上的表现;而且每个人的生活都相当自由。这就是很多创业公司从学校发展起来的原因。谷歌、雅虎和微软等都是由在学校认识的人创办的。(在微软的情况下,是高中认识的。)

很多学生觉得他们应该先有一些工作经验,然后再创业。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对的。但其他因素并不完全一样平等。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在创业公司最稀缺的原料——联合创始人——方面是多么富有。如果你等得太久,你可能会发现你的朋友们现在都卷入了一些他们不想放弃的项目。他们越优秀,这种情况越可能发生。

缓解这个问题的一种办法可能是在获得那n年工作经验的同时,积极地策划你的创业公司。当然,去找工作或读研究生或做其他事情,但要定期聚在一起策划,让创业的想法一直存在在每个人的脑海中。我不知道这是否有效,但尝试一下总没有坏处。

能意识到你作为学生所拥有的优势是很有帮助的。你的一些同学很可能会成为成功的创业公司创始人;在一所优秀的技术大学,这几乎是肯定的。那么,究竟是哪些人呢?如果我是你,我会寻找那些不仅聪明,而且阴魂不散的建造者。寻找那些一直在启动项目并完成其中一些的人。这就是我们在寻找的。 无论其他任何标准,甚至你申请时的想法,我们最看重的都是那些会做事的人。

另一个联合创始人相遇的地方是工作。这种情况少于在学校,但有一些事情可以提高几率。最重要的是,显然要在一家有很多聪明年轻人的公司工作。另一个是在一个创业中心工作。在那里,创业公司处处可见,说服同事和你一起辞职会更容易。

你也可能想看看你在被雇佣时签订的就业协议。大多数协议都会说任何你在公司工作期间想到的想法都属于公司所有。实际上很难证明你什么时候想到的这些想法,所以这条界限通常被划在代码上。如果你打算创办一家初创公司,在你仍受雇于该公司期间,不要编写任何代码。或者至少抛弃你在受雇期间编写的任何代码,重新开始。这不是因为你的雇主会发现并起诉你。不会发展到那一步;投资者或收购者甚至(如果你足够幸运)承销商会先对你盘问。在你从零到买下那艘游艇的过程中,总会有人询问是否有任何你的代码属于别人,你需要能够坚定地回答否。 [3]

我见过的最过分的雇佣协议是亚马逊的。除了通常的关于拥有你思想的条款,你也不能成为另一位曾在亚马逊工作的创始人的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即使你并不认识他们,甚至不是在同一时间工作。我怀疑他们很难强制执行这一条,但他们竟然尝试过,这是一个坏兆头。还有很多其他地方可供选择;不妨选择一个能给你更多选择的地方。

说到不错的工作地点,当然也有谷歌。但我注意到一些让人有些担心的地方:没有任何初创公司从谷歌诞生。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就像一个黑洞。人们似乎太喜欢在谷歌工作,以至于不愿离开。所以如果你希望有朝一日创办一家初创公司,现有证据显示,你不应该在谷歌工作。

我意识到这似乎是一个奇怪的建议。如果他们让你的生活如此美满,以至于你不想离开,为什么不在那里工作呢?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可能只是达到了一个局部最优解。你需要一定的启动能量来创办一家初创公司。因此,一个工作环境相当不错的雇主可能会让你无限期地留在那里,即使离开对你来说更有利。 [4]

如果你想创办一家初创公司,工作在一家初创公司可能是最好的选择。除了是正确的经历之外,无论如何,它都会很快结束。你要么最终会变得富有,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要么初创公司会被收购,那时它开始变得令人讨厌工作,离开也会变得很容易;或者最有可能的是,这件事会失败,你就重获自由。

你最后的优势,无知,可能听起来不太有用。我故意用一个有争议的词来表达它;你也可以称之为天真。但它似乎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我的Y Combinator合伙人Jessica Livingston即将出版一本采访创业公司创始人的书,我注意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模式。一个又一个创始人说,如果他们知道会有多难,他们就不会有勇气开始。

当无知是对抗其他形式愚蠢的一种对冲时,它是有用的。在创办初创公司时,它很有用,因为你的能力超出了你的想象。创办初创公司比你预期的要难,但你的能力也超出了你的预期,所以它们相互抵消。

大多数人看一家像苹果这样的公司,就认为,我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东西?苹果是一个机构,而我只是一个人。但任何机构一开始都只是一群人在一个房间里决定开始做些什么。机构是由人为创造的,由与你没什么不同的人创造。

我不是说每个人都能创办一家初创公司。我相信大多数人做不到;我对广大群众并不了解多少。当我接触到我很熟悉的群体时,比如黑客,我可以更精确地说。在顶尖的学校里,我猜至多四分之一的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如果愿意的话,都可以成为成功的创业者。

那个"如果他们愿意"是一个很重要的限定条件 —— 重要到几乎可以算作是作弊了 —— 因为一旦你达到了某种智力水平,大多数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都已经达到了,成为创始人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你有多想要成功。你不必特别聪明。如果你不是天才,就在一些不那么性感的领域创办一家初创公司,比如为人力资源部门提供软件。我是随机选择的这个例子,但我敢肯定,不管他们现在有什么,做得更好都不需要天才。有很多人正在从事无聊的工作,迫切需要更好的软件,所以无论你认为自己离拉里和谢尔盖有多远,你都可以降低想法的酷炫度来弥补。

除了防止你被吓倒,无知有时也可以帮助你发现新的想法。史蒂夫·沃兹尼亚克非常强烈地表达了这一点:

我在苹果公司做的所有最好的事情都来自于(a)没有钱和(b)从未做过。我们推出的每一件真正伟大的东西,我都是第一次做。

当你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你必须自己重新发明东西,如果你很聪明,你的重新发明可能会比先前的更好。这在规则不断变化的领域尤其如此。我们对软件的所有想法都是在处理器速度很慢、内存和硬盘很小的时代发展起来的。谁知道有哪些过时的假设被嵌入到公认的智慧中?而这些假设会被修正的方式,不是通过显式地取消它们,而更像是垃圾回收。一个无知但聪明的人会来重塑一切,在这个过程中只是简单地没有复制某些现有的想法。

缺点

这就是年轻创始人的优势。那么,缺点又是什么呢?我将从出错的地方开始,试图追溯到根源。

年轻创办人出问题的地方在于,他们构建出来的东西看起来像是课程设计项目。直到最近,我们才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注意到那些落后的初创公司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一直无法准确地表述出来。终于,我们意识到问题所在:他们在建造上课项目。

但这具体意味着什么呢?上课项目有什么问题呢?上课项目和真正的创业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我们能回答这个问题,那不仅对想当创业者的人有帮助,对普通学生来说也很有用,因为我们就能解释清楚所谓的"现实世界"的奥秘。

上课项目似乎缺少两大要素:(1)对真实问题的反复定义,(2)强度。

第一点可能是无法避免的。上课项目必然只能解决虚假问题。一方面,真实的问题是稀缺的宝贵资源。如果教授想让学生解决真实的问题,他就面临着和想给出一个继标准粒子模型之后的"新范式"的人一样的悖论。也许确实有一种新的范式,但如果你能想出一个例子,你就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了。同理,好的新问题也是不可多得的。

在技术领域,这一难题更加严峻。因为真正的初创公司往往是通过一个进化过程来发现他们要解决的问题的。有人提出一个想法,然后去构建它;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才意识到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另一个。即便教授允许你随时修改项目描述,在一个大学课程中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这样做,也没有市场的进化压力。所以上课项目主要是关于实现,而这在创业中是最不重要的问题。

问题不仅在于创业中你要同时处理想法和实现,实现本身的方式也不一样。它的主要目的是来完善这个想法。你在最初6个月内构建的大部分东西,其唯一价值就是证实你最初的想法是错误的。而这是极其宝贵的。如果你能摆脱所有人都还保持的错误认知,你就处于一个非常强大的位置。但你在做上课项目的时候,是不会这样想的。证明你最初的计划是错误的只会让你得到一个差评。不是为了扔掉而构建东西,而是想要每一行代码都为最终的目标服务,即展示你做了大量工作。

这就引出了我们的第二个区别:上课项目的评判标准。教授往往会根据你从起点到现在走了多远来评判你。如果有人取得了很大进步,他们就会得到一个好成绩。但用户会从另一个方向来评判你:你现在距离他们需要的功能还有多远。市场才不管你花了多少心血。用户只想要你的软件能做他们需要的事情,否则你就是零分。这就是学校和现实世界之间最显著的区别:这里没有"努力就好"这样的奖赏。事实上,"努力"这个概念是成年人为鼓励小孩而编造的谎言。大自然里根本找不到这种东西。

这种谎言似乎对小孩有帮助。但不幸的是,当你毕业的时候,他们并不会告诉你在教育过程中说过的所有谎言。你必须通过与现实世界的接触来一一击破。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工作都要求工作经验。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无法理解这一点。我知道如何编程。事实上,我发现自己的编程能力要远超很多职业程序员。那么这个神秘的"工作经验"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需要它呢?

现在我知道这是什么了,其中一部分困惑是语法问题。把它描述为"工作经验"会让人以为就像是操作某种机器或使用某种编程语言的经验一样。但实际上,工作经验指的并不是某种特定的专业技能,而是消除童年时代留下的某些习惯。

孩子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爱逃避。当你还是个孩子,面临一个艰难的考验时,你可以哭着说"我做不到"然后就免于做了。当然,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也没人能强迫你做什么。取而代之的是,他们会解雇你。而当被这种威胁激励后,你会发现自己能做的远远超过你原先的认知。所以雇主希望从"工作经验"中看到的一点,就是消除这种逃避的本能 - 有完成任务的能力,不做任何借口。

工作经验还能让你了解什么是工作,特别是它有多么令人讨厌这一点。从根本上说,这个等式是残酷的:你必须花大部分清醒时间去做别人想让你做的事情,否则就会挨饿。确实有少数工作是如此有趣,以至于这一点被掩盖了,因为别人想让你做的事情恰好也是你想做的。但只要想象一下,如果这两者发生分歧会怎样,你就能看到潜在的现实。

成年人并不是对孩子撒谎,而是从未解释清楚这一切。他们从未解释过金钱的本质。你从小就知道你将来会有某种工作,因为每个人都会问你长大后想"当什么"。但他们没告诉你的是,作为孩子的你现在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而别人在为你维持水面;当你开始工作的时候,就等于被扔进水里,必须自己努力保持在水面上,否则就会沉没。"当什么"只是次要的;当下最紧迫的问题是不要溺水。

工作和金钱之间的关系通常只是渐渐地为人所知。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只是"这太糟糕了。我负债了。而且我还要在周一去上班。"慢慢地,你会意识到这两件事是如此紧密相连,只有市场才能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所以24岁创业者相比20岁创业者最重要的优势是,他们知道自己想要避免什么。 对于普通的大学生来说,发财的想法就是买法拉利,或是受到众人的崇敬。而对于从经验中学到金钱和工作关系的人来说,这意味着更重要的事情:这意味着你可以退出支配99.9%人生活的残酷方程式。发财意味着你可以停止徒劳无功。

那些理解这一点的人会更加努力地让自己的创业公司成功 - 事实上,就像溺水者那样不懈努力。但理解金钱与工作的关系也会改变你的工作方式。单凭工作是无法赚钱的,而是要做其他人想要的事情。那些弄清楚这一点的人会自动更多地关注用户。这就治愈了"班级项目综合症"的另一半。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你自己会以和市场一样的方式来衡量自己所做的事情。

当然,你不必耗费数年时间来学习这些东西。如果你足够敏锐,在上学期间就可以领悟这些道理。萨姆·阿尔特曼就是如此。因为Loopt绝不是什么班级项目。正如他的例子所暗示的,这些知识是宝贵的。至少,如果你理解这些,你已经掌握了雇主认为如此令人向往的"工作经验"的大部分内容。但当然,如果你真的理解这一点,你就可以以一种对你更有价值的方式利用这些信息。

现在

那么,如果你认为你可能会在毕业时或几年后开始创业,你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对于工作和研究生院,在上大学期间都有准备的方法。如果你想在毕业时找到一份工作,你应该在夏天找一些你想工作的地方的工作。如果你想上研究生院,在大学期间从事研究项目会有所帮助。对于创业来说,等价物是什么?你如何保持最大限度的选择空间?

你在上学期间可以做的一件事是了解创业公司是如何运作的。不幸的是,这并不容易。很少有,如果有的话,大学会开设关于创业的课程。商学院可能会有关于创业的课程,但它们很可能是浪费时间的。商学院喜欢谈论创业公司,但从哲学上来说,它们处于完全相反的范畴。大多数关于创业的书籍也似乎是无用的。我看过一些,都没有说对。大多数领域的书籍都是由了解该领域的人所写的,但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有一个独特的问题:按定义,成功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们不需要写书来赚钱。因此,大多数关于这个话题的书籍最终都是由不了解这个问题的人写的。

所以我对课程和书籍持怀疑态度。学习创业的方法是通过观察它们的实际运作,最好是在一家创业公司工作。作为一个本科生,你如何做到这一点?可能是通过后门进入。只要大量周围,逐渐开始为他们做事。大多数创业公司都(或应该)非常谨慎地招聘。每一个新雇佣都会增加燃烧率,而早期的不良招聘很难弥补。然而,创业公司通常有一种相当非正式的氛围,总是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如果你只是开始为他们做事,很多人都太忙到可以把你赶走。你可以逐步赢得他们的信任,并可能后来转正,也可能不转,这取决于你的选择。这可能不适用于所有的创业公司,但对我所知道的大多数来说都是可行的。

第二,最大化利用学校这个得天独厚的共同创始人的优势。看看你周围的人,问问自己谁是你想和他们一起工作的。当你应用这个标准时,你可能会得到令人惊讶的结果。你可能会发现,你更喜欢那个你一直忽视的安静的家伙,而不是看起来很有成就但态度恶劣的人。我不是在建议你奉承那些你真的不喜欢的人,因为你认为他们有一天会成功。恰恰相反,事实上:你应该只与你喜欢的人一起创业,因为创业会考验你们的友谊。我只是想说,你应该考虑你真正钦佩的人,并与他们在一起,而不是那些机缘巧合将你们凑在一起的人。

你还可以学习对创业有用的技能。这可能与获得工作所需的技能不同。例如,考虑获得工作会让你想要学习雇主想要的编程语言,如Java和C++。而如果你创业,你可以选择语言,所以你必须考虑哪种语言让你可以完成最多的工作。如果使用这个标准,你可能会学习Ruby或Python。

但创业公司创始人最重要的技能并不是编程技术。而是理解用户、发现他们想要什么的窍门。我知道我一直在重复这一点,但这是因为它太重要了。这是一项可以学习的技能,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习惯。养成把软件视为拥有用户的习惯。那些用户想要什么?什么会让他们说"哇"?

这对大学生特别有价值,因为用户的概念在大多数大学编程课程中都是缺失的。在大学里学习编程的方式就像教写作只教语法,而不提它的目的是与观众沟通。幸运的是,软件的用户现在只需要一个http请求。所以除了为你的课程编程,你为什么不构建一些人们会觉得有用的网站呢?至少这会教会你如何编写面向用户的软件。在最好的情况下,它可能不仅是创业的准备,而且是创业本身,就像Yahoo和Google一样。

备注

[1] 即使保护自己孩子的愿望似乎更弱,从历史上人们对孩子做过的事情来看,也不愿意冒犯社区的反对。(我假设我们仍在做一些将来会被视为野蛮的事情,但历史上的虐待更容易让我们看到。)

[2] 担心Y Combinator使创始人要搬家三个月,也暗示人们低估了创业的困难。你将不得不忍受更大的不便。

[3] 大多数员工协议都说,任何与公司现有或潜在未来业务有关的想法都属于他们。通常第二条款可以包括任何可能的创业公司,任何为投资者或收购方进行尽职调查的人都会假设最坏的情况。

为了安全起见,要么(a)不要使用在之前的工作中编写的代码,要么(b)让你的雇主放弃对你为副业项目编写的代码的任何要求。许多人会同意(b),而不愿失去一位珍视的员工。缺点是你必须告诉他们你的项目到底做什么。

[4] Geshke和Warnock之所以创办了Adobe,是因为Xerox忽视了他们。如果Xerox使用他们建造的东西,他们可能永远不会离开PARC。

感谢 Jessica Livingston和Robert Morris阅读本文的草稿,以及Jeff Arnold和SIPB邀请我发表演讲。

评论本文。